下载此文档

高震东之忠信教育法.doc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8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忠信教育法——德育为一切教育的根本在教育法上, 加上了“忠信”二字, 就已经表明了这是专指我忠信高级职业中等专科学校的教育方法。他所教育的对象是十五岁到二十岁的学生,是以求一技之长为目的的学生, 是国家经济建设上、社会成员中最为重要的骨干。这些学生应该学些什么? 应该怎么教? 应该怎么教育? 应从德育做起。小学阶段要学会生活的常识, 中学阶段要学会生存的技能, 到了大专更要了解生命的意义, 进而创造生命的价值。但是不论哪一阶段的教育, 都可以透过德、智、体、群、美的教育方法, 培育出人格完整、智能健全、体格健壮、乐群善群、心理与生理平衡的学生。但是在五育中, 应以德育为首, 其它四育围绕着德育应运而生, 必须以德育为基础, 其它四育才有存在的价值。德就是良好的品德, 合乎社会标准的道德, 以及一心向善的意念, 说得更明确一点,德就是米粒中的胚芽,果核中的仁,也就是生机。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 智育没有德育做基础,智育就是犯罪的帮凶。体育没有德育做基础,体育就是暴力的前卫。群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群育就是社会动乱的根源。美育没有德育做基础,美育就是腐化的催化剂。先说智,智就是学问,一个书读得愈多、学识愈高的人,必须兼具良好的品德,否则, 学问愈好,做坏事的本领就愈大,智能型的犯罪者不正是如此吗? 他能制作假金融卡盗领他人的金钱到他的口袋里嘛: 如果高学问高智慧的人兼有良好的品德, 其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将不知凡几。再说体育, 体育不仅是指打球、赛跑等等运动项目而已。广义的说, 凡是能促进身体健康、生长正常的活动都是体育。一个劳力者坐在树下休息片刻, 这就是他的体育; 一个伏案读了一天书的学生, 放下书本, 到户外跑跑跳跳就是体育。住在乡村的学生, 一早从家里出发, 经过步行, 骑脚踏车, 挤公车到达学校, 早已运动过量了, 还须要做健身操来锻练体力吗? 所以体育就是对身体作适当的调适,使之有一个强壮的体格,如果强壮的体格没有良好的品德做基础,那就成了打架惹事的最佳本钱了! 再说群育,忠信以实施群育班达到群育目的,就是每一班级每学期必须住校一星期,实际去体验群体生活的意义, 了解团结合作的重要。更能从群体生活中学习彼此尊重、礼让以及洒扫应对的分寸。如果群育没有德育做基础, 误把不问是非的江湖道义视为团结就是力量, 群育岂不成了社会乱象的根源! 同样,美育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做基础,不但将成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虚伪包装, 更将成为社会腐化的催化剂。从上所述, 我们了解德育之重要性, 凡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固有观念无不是德育的范畴, 但如何将这些古老的道德标准超越时空, 用现代的方法来塑造学生的优良品格呢? 我们将透过六种观念教育去完成我们的教育目标。观念是什么?“观”就是一种看法, “念”就是一种想法, 所以观念就是一种衡量思想行为的是非尺度。下述六种观念教育就是一个中专学生的行为标准;也是社会认同的道德标准。高震东之忠信教育法一、引言(一)这是不带西洋色彩的教育法这是不带西洋色彩的教育法。教育对个人及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自不必再加赘述;古今中外,世界各地,只要是有人类聚居之所,就有教育行为的存在,但是,因时、因地、因人而产生各个不同的教育宗旨与方法。教育方法虽有各家之言,然其教育宗旨则不外乎:使受教之个体,能得到良好生存,而达到群体继往开来生生不息止于至善之目的。古老的中国, 原有一套非常好的教育方法, 但是到五四运动, 否定了中华文化全盘存在的价值。于是西风东渐,当然也带进了西方的教育方法,最可惜的是,我国的激进分子们,他们认为凡是外国的都对,凡是中国的都错。因而中国固有的一切良好教育方法,一股脑儿的都被否定了。其实中外教育方法因整体的文化背景不同,中国人要想完全西化是有困难的,何况西方也有英、美、德、意、法、俄许多不同的先进国家,他们也是各异其趣的。中国人要西化,真无从学起。留学生越多,方法也越乱,时而如此,时而如彼,把百年大计的教育,切割得支离破碎。我对中华文化稍有涉猎,对教育工作有份热爱,年,我在台湾省创办了一所学校,名之曰“忠信”。在学制学规上,一本各项法令办理,在教育宗旨上,竭力奉行政府的目标,但在教育方法上, 因时因地因人因事寻找出一套适合忠信的办法, 名之曰: “忠信教育实验法”。其定名为“实验”法之意,是在表明这个教育法是否可行,行之是否有效,尚不可知,试验一下或许可行,如此而已矣忠信创校迄今已二十余年,这种不带西洋色彩的教育方法,已日渐被社会所接受肯定,认为效果良好。(二)校园通俗名词释义在还没有谈到忠信教育方法之前,首先要提到几个教育上常常用到的通俗名词,因为通俗也就不加深究了。现在我提出对这几个名词的解释: 学生: 凡是求学的人,我们统称他们“学生”。孔子说:“必也正名乎, 名不正则言不顺。”顾名思义,

高震东之忠信教育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huandao1680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