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班主任津贴发放办法的思考一、我们的发放办法我们学校 2004 年建校, 建校之初只发国家规定的 18元班主任费, 学校还有部分工程未完成, 老师们管理学生很辛苦, 可大家精神十足, 没有怨言。对班级活动有考核, 只有贴星奖励。第二年学校注入每班 12 元资金,合计 30元,用考核成绩奖励发放, 年级第一名发 32元, 最后一名发 28元, 中间班级发 30元。老师们开始优点反对, 都希望回到平均, 我们总在坚信有激励作用。有的年级组长领班主任费时就偷偷的平均发给组员( 这些是以后才知道)。以后几年有每生 1 元, 元的时候,因为各班人数有差距,没再考核发放。到了 2009 年绩效工资实施,班主任费涨到 200 元,学校自主发放的一律取消。局里要求严禁平均发放, 经过反复讨论把每班 200 元班主任费平均分成两份, 一份按班级人数发放, 一份靠星级班评比发放,星级班评比成绩在前三分之一发 110 元,在中间三分之一发 100 元,在后三分之一发 90元。目前仍在使用此办法。二、教师们的心理在一年多的实施过程中, 每次发放都有班主任心理不平衡, 找到德育处或我反映问题。我想不找的也应该还有思想不通的, 总之谁在后三分之一, 谁认为辛辛苦苦的工作没有得到肯定。通过交流我了解到老师们的想法有: 1. 每月都这样做班主任工作, 为什么评比结果不一样。分析: 老师们没有动态思想, 自己总是老样, 能管住别人进步与创新吗?在前进的大潮中, 如逆水行舟, 不进则退。发展的观念树立的不好。 2. 只要我评比在后面,自身没有原因,因为我尽心工作了, 就是评比不公平, 看我老实欺负我, 成绩不是积累的, 是随便捏造的。学校布置的任务我都跟学生说了, 效果不好不是我的问题, 是学生不听话, 过程不用研究与思考, 更不用提教育艺术。分析:这样的老师不知己、不知彼。没有虚心的心态, 从不用眼、用心观察研究周围人是怎样管理班级的。其实在日积月累的教育过程中, 每天失之毫厘, 一两年之后教育方法效果就差之千里。其实班主任的素质、心态等身教对学生的影响是任何语言都无法代替的,同样环节的教育过程,不同的老师, 永远有不同的效果。仅以讲的同一节主题班会说明, 有两个人同一个年级, 教同样的学科, 班级人数也相同, 其中一人经常获奖, 另一人在学校的主题班会评比中, 要了经常得奖人的主题班会设计, 意思是同样的环节, 看你们怎样能把我评到后面?请看同样环节的效果: 甲: 组织学生穿衣服、收拾书包比赛。一年级的小朋友, 老师宣布穿衣服比赛后,就蹲下去,低着头摆弄大屏幕,一眼学生都没有看, 不知道谁快谁慢, 学生只顾自己, 也不知道谁比自己快。比完了老师找一个穿的整齐的, 一个衣服领子还朝里的比较,说明穿衣服要拉好拉锁,弄好领子。(真不知标准什么时间说好, 没有标准衣服在身上就行呗) 书包收拾比赛结束, 老师在没看一眼的情况下, 就找两个人说他们是优秀,孩子们没有一点激情和兴趣,快的没有自豪感, 慢的没有一点遗憾。班里乱的让人着急。这两个比赛目的意义是什么,不知道老师清楚吗? 乙: 根本不用课件。老师的眼睛及全部心思都在学生身上。每个比赛前, 先讲标准要求, 让学生做心里和手的准备, 调动了比的积极性, 才开始比赛。除了自己观察外, 还请组长观察评比谁做的又好又快。胜利的微笑,遗憾
关于班主任津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