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作业爱国事迹及感触.doc你的回眸,定格了永恒的爱
——爱国事迹之钱学森
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上下五千年,涌现出了无数仁人志士,无 数满腔热血的爱国青年。我们的民族一次次的被感动着,社会得以发 展,文化得以积淀。正是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爱国者的无私奉献,才 有了我们民族的发展与振兴。一代代人在被感动的同时,把爱国的种 子传递给了下一代。让爱永存,让感动常在。
在这众多的伟人中我最钦佩,最令我感动的,便是钱老,钱学森。
20世纪30年代,在祖国被帝国主义的铁蹄蹂蹒的黑暗年代,23 岁的钱学森凭借自己过人的才华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赴美留学生,暂 别祖国的时刻,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亲爱的祖国,今日我去美国学 习,他日我必归来为祖国的复兴效劳。”出于学习阶段的钱学森已经 表现出非凡的科学天赋,完成了美国首个军用远程火箭的设计,暂露 头角的他在美国备受关注。到40年代他已功成名就成为颇具声望的 科学家。在美国居住了二十多年的钱学森,始终保留着中国国籍,眷 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
1947年,刚满36岁的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 这是很多人可望而不可及的荣誉,它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 前程。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这个消息瞬间传遍了欧洲大陆,传到了 遥远的美国,传到了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许许多多的流落在外的中华才
子的耳中。当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这个每时每刻都在 想念祖国的科学家顿时沉浸在莫大的喜悦中“祖国解放了,她需要我 们,我们应该回去为祖国建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中国才是我们永 远的家。”他对夫人蒋英如是说。
钱学森准备返回中国的决定,引起了美国有关方面的恐慌,他们 宁可枪毙了钱学森,也不愿放他回中国。钱学森的回国计划受到了严 重阻挠。他突然被逮捕,关押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受到无休止的 折磨,在其他正直人士的强烈抗议下,美国特务机关被迫释放了他。 可对钱学森的陷害并没有终止,他们限制他的行动,监视和检查他的 信件电话等。尽管有种种限制,但钱学森没有屈服,他不断提出严正 要求:坚决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去! 1955年8月,美国政府被迫同 意放钱学森回国。
冲破重重阻拦回国的钱学森立刻扎在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中,倾其 所学,不断推出科研新成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 献,被誉为“导弹之父”。他对中国做出了太多太多的牺牲与奉献, 2009年10月因病逝世,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以来100位感动中国人物 之一。然而,他对我的感动是永恒的。
“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这是 这位老科学家的肺腑之言。在美国定居,且能聘为终身教授,这是多 少人梦寐以求的事,然而如他所言,为了他的归宿,钱老放弃了一切。 甘愿回到这个刚成立不久的,在当时还很弱小的祖国。在和多人看来 这是很傻的,难以理解的,明明前方是无尽的光明,何必如此为难自
己,可谓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然而这才正是令人感动之处,为了 挚爱的祖国母亲,抛弃浮华,投身于爱国主义事业中。钱老给我的除 了感动还是感动,他的爱。
自尊者人尊之,爱国者人爱之。人民对钱学森的高度评价和无尽 缅怀又一次启示我们:一个人,如果坚定地确立了报效国家、服务人 民的理想,那么他就会藐视一切艰难困苦,以惊人的毅力将个人潜质 最大限度地挖掘出来,奉献
思修作业爱国事迹及感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