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池塘养殖成鱼鱼病防治技术.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池塘养殖成鱼鱼病防治技术俗语说“养鱼不发瘟,富得发昏”,渔民在养殖成鱼时最怕遇见的是鱼发病,因为鱼生活在水中,环境因素复杂,又经常受到病毒, 细菌和寄生虫的侵袭,故致病的原因很多,另. 外,鱼一旦患病,失去食欲,不吃食,即使有特效的药物,鱼吃不进药,也无济于事。故我们防治鱼病的方针是“全面预防, 积极治疗, 防重于治”。近 2-3 年来, 作者多次应有关养鱼专业户的要求, 深入生产第一线, 采用西药与中药相结合的方法, 对池塘养殖成鱼的鱼病防治方法进行了一些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有关鱼病的防治方法总结如下: 一、鲢、鳙鱼打印病: 1 、病原体:腐皮极毛杆菌。 2、症状及病变: 病灶主要发生在背鳍和腹鳍基部以后的躯干部分, 其次是腹部两侧, 患病部分先是出现圆形或卵圆形的红斑, 好象鱼体表盖上了一个红色的印章,故称“打印病”,随后表皮腐烂,中间部位鳞片脱落,严重者肌肉腐烂,露出骨胳或内脏。 3、危害及流行情况:鲢、鳙鱼种及成鱼均患病, 7-8 月最为流行。 4 、防治方法: A 、用 1PPM 漂白粉或 - 的鱼安全池遍洒; B 、用 - 的硝酸亚汞全池遍洒; C、用号桐杆 30斤, 刺黄莲 10 斤白花酱草 10斤,水 50 斤熬水全池遍洒, 效果好; D 、用 10PPM 的五倍子或 的呋喃脞酮全池泼洒; E 、每亩水深 1 米,用苦参 -1PPM 公斤,加水 7-10 公斤煮沸后,再用慢火煮 20-30 分钟,连渣带汁全池泼洒,连用 3天。若再用的漂白粉全池泼洒, 效果更好。二、草鱼瘟病: 亦称草鱼三大病,即草鱼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的综合症,该病对草鱼的危害最严重,在防治草鱼鱼病时要注意三大病的并发症。 1 、病原体:出血病为草鱼疱疹病毒;肠炎病为肠型点状产生气单孢菌;烂鳃病为鱼害粘球菌。 2、症状与病变: 根据实际观察到的症状与教材所列的症状相似。 3 、流行情况:流行季节为 4-10 月底, 8-9 月为流行高峰季节, 病死鱼往往表现二种或三种以上症状, 病情来势猛, 死亡率高达 90% 以上。 4 、预防方法: A、彻底清塘消毒, 保持水质清洁, 加强饲养管理, 切实做好“四消”与“四定”工作; B、发病季节每10天用 1PP M 漂白粉或 25PP M 生石灰全池泼洒; C 、放养鱼种时,注射自制“三大病组织浆疫苗”,每尾量为 - 毫升; D、发病季节用水花生、地锦草、铁苋菜、蛇莓、车前草等中草药投入鱼池防治鱼病。 E 、每 50 公斤饲料拌 100 克甲胺磷, 1000 克大蒜的蒜汁,每天喂 2 次,连用 6 天,效果好。三、小瓜虫病: 1 、病原体:多子小瓜虫。 2 、症状与危害:体表产生大量粘液,严重时,皮肤和口布满许多白色小囊包,对光肉眼可见虫体在游动,故称“小瓜虫病”。各种鱼均可发病。 3、流行情况: 流行季节为每年的 3-5 月和 8-10 月, 发病时可引起鱼大批死亡。 4 、防治方法: A 、鱼

池塘养殖成鱼鱼病防治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3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