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写作知识.doc新闻报道通讯员培训班
《新闻写作知识》讲义
一、 新闻的概念及基本要求
把新闻作为一门科学进行研究,从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所著
《德国新闻事业》算起,迄今不过一百多年。若以美国新闻教育和研 究事业的兴起为标志,也仅为一个世纪左右。我国的新闻学研究迟于 欧美国家,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进行。由于该学科作为一门专门 的研究对象起步较晚,所以,我们在学习新闻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 一些著作的提法或者分类并不统一,但它们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理都 是相通的。我国的新闻理论主要借鉴了西方国家的新闻学理论,但又 有所不同。
(一)新闻的定义
新闻有很多定义,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研究者对它有不同的定 义。比如,在西方,对新闻的严肃定义有:“新闻就是变迁的记录”一一 英国《泰晤时报》,“新闻就是新鲜报道”——英国《牛津字典》等等, 在国外对新闻的幽默定义也有许多,比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 才是新闻”——美国《纽约太阳报》博加特等。
我国学者对新闻也有一些定义,比如:“新闻就是广大群众欲知、 应知而未知的很重要事实”——范长江;“新闻的定义,就是新近发生 的事实的报道”——陆定一。
我们一般指的新闻,可以理解为:新闻是对新近已经发生和正在 发生、或者早已发生却是新近发现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及时报道。
这一定义体现了三个要点: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和新近发现的事 实;新闻所报道的事实必须是有价值的;新闻必须是对事件的“报道”。
新闻都是以事实为依据,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也是第一要素。
凡是新闻文体,不论消息报道,还是通讯、特写,在写作上都应 当做到新、快、短、活。
(二) 新闻的分类
新闻按体裁分类,大致可以分为:消息、通讯、新闻特写、以及 新闻边缘体裁。新闻边缘体裁主要包括:报告文学、调查报告、采访 札记、工作研究、来信等。
新闻分广义的新闻与狭义的新闻,上段的分类是按广义的新闻进 行分类的,它们是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中常见的报道体裁。狭义 的新闻专指消息,又称电讯(通过电报、电传、电子计算机传输的消 息)。它是报纸上最经常、最大量运用的一种新闻报道体裁,也是最 直接、最简练、最迅速地向读者传播新闻信息的报道方式。
(三) 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要素,是指新闻构成的主要因素。交待新闻要素,是把事实 报道清楚的起码条件。一般来讲,在传统的新闻学讲义中,我们常提 到的是五要素,所谓五个W (When, Where, Who, What, Why 何
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故)。在西方新闻学有一个观点,认为新 闻学除了五个W外,还应增加一个H (How——怎么样,何果),也称 新闻六要素。新闻六要素近年来在国内一些教材中得到认可。
(四)新闻语言
在写新闻时,有的作者常用写散文或者写评论的方式写新闻,其 实,它们之间的语言要求是不一样的。文学语言是艺术的语言,评论 语言是说理性语言,新闻语言则是表述事实的语言。
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 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 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
新闻语言的特色可以概括为:客观、确切、简练、朴实和通俗。
1、客观。新闻语言的主要功能用于表达客观事实,而主观认识 和感情的强烈外露,势必干扰读者(听众、观众)对事情原貌的了解 和把握。比如说,我们讲某某员工工作认真,某某领导身先士卒,则 不如用一些事情把它反映出来,让读者去品味,而不一味去下结论。
新闻语言的客观性,通常表现为:
1) 中性词多于褒贬词,即客观地描述,而不随便下结论, 或者评论;新闻中一般不使用评议性的语言,即使是评述性消息,作 者的评述语言也极少,多讲究分析对比,然后自然将极其精练的评述 语言自然落笔。
2) 修饰语的限制性多于形容性,举例:昨日气温已开始回 暖,最高温度已达15°C,这是用数字进行限制;如果写成:昨日气温 已开始回暖,大家感到比前些日暖和很多,这就成了形容词性,不宜 用作写新闻。
3) 句子的陈述口气多于感叹口气。把一些事件或者现象以
第三者身份客观描述出来,而不是以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去下结论或 发表感叹。
2、 确切。确切,就是准确,贴切。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要求 精确性较高,力除消除语言的含混性,但并不完全排斥语言的模糊性。 新闻的模糊语言不是语言含混不清,而是相对于精确语言来说,其精 确度较低,但又不失之确切。比如,“近200吨”比“几百吨”,“30多 厘米”比“几十厘米”要精确。
3、 简练。新闻以简练为贵,以烦冗为病。新闻语言应简洁、洗 练,干净利落,切忌拖泥带水。正如鲁迅说过,“简洁的文字,有着 穿透读者心胸的力量”。写新闻提倡写短句,说短话,强调简捷直叙, 少曲迂回,尤其
新闻写作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