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审计准则和标准
第一页,共64页
第三章 经济效益审计准则和标准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构成、内容及其各项指标体系,并能够熟练地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 评价标准的构成
平衡记分卡指标体系
企业效绩评价指标体系
[学时] 3学时
第二页,共64页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准则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
第三节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发展
第四节 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核心:经济效益审计的审计依据
第三页,共64页
第一节 经济效益审计准则
经济效益审计准则是用来规范和约束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形成审计意见、提出审计建议的最高行为标准。
美国的政府绩效审计准则
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绩效审计实施准则
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202号——绩效审计
第四页,共64页
想一想:如果2007年被审计单位某产品单位成本为350元,产品销售利润20万元,你能否判断出该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和高低?
核心: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应如何建立或选择?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
第五页,共64页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
一、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涵义—— 审计依据
标准:1、计划单位
产品成本400元
2、去年销售利润18万
结论:
%,利润增长11%
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事实:1、单位产品
成本350元
2、销售利润20万元
标准:1、计划单位
产品成本300元
2、去年销售利润25万
结论:
%,利润下滑20%
经济效益下降
第六页,共64页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
一、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涵义
指导审计活动、衡量被审事实、界定经济效益质和量的标准。
第七页,共64页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
二、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的特点
基本特点是层次性、相关性、地域性和时效性
但还具有以下显著的特点:
多维性
可控性
动态性
非强
制性
第八页,共64页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
又可称为全面性,是指经济效益审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评价需要一整套一系列的标准和相互联系的指标体系。
如有宏观、中观和微观标准;又有财务指标、经营指标和技术经济指标等;
多维性
第九页,共64页
第二节 经济效益审计标准
对被审经济活动可以控制的因素(或指
标)进行评价,对控制不了的因素是无法评价的。
可控性
第十页,共64页
经济效益审计准则和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