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作业.doc汪曾祺小说的民间文学色彩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共同处在民族文化的统一体中,两种文学形式从来没有绝对地隔绝过, 而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相互联系和影响。民间文学是各民族民间文化的结晶,是民间宗教 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的重要载体,也是民间口头艺术表现手法的总汇。自古以来,民 间文学对作家的成长,输入了源源不断的营养乳汁,哺育着作家文学的健康发展。民间文学 对作家文学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题材、结构、语言等等。下面将从汪曾祺的具体创作来 谈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汪曾祺的创作与民间文学有着深刻的渊源,他曾说“一个作家要想使自己的作品具有鲜明的 民族风格、民族特点,离开学习民间文学是绝对不行的。”汪曾祺在编辑《说说唱唱》和《民 间文学》的八年时间里,接触了大量的民间文学,而且对民间文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这些 土生土长的营养逐渐演变为文学的血液缓缓流进了他的小说创作中。
一、以对“民间风俗民情的描写”为内容
汪曾祺的小说,常被人称为风俗画小说,在他精心建构的家乡高邮艺术世界中,贯注着 来自民间的鲜活的生命力量。风俗民情是汪曾祺创作的重要内容。汪曾祺说“我对风俗 有兴趣,是因为我觉得它很美”。,. 但一定要不惜笔墨交待风俗民情。
如《受戒》就是一篇具有典型民间文学特征的小说。它展现给我们的是丰富而复杂的民 间生活面貌:和尚娶妻生子、赌钱喝酒,甚至在佛殿上杀猪,当和尚的目的和从事一切 职业一样,是为了赚钱,受戒是为了到处云游有斋就吃,还“不把钱”,庄严佛事盂兰会 成了年轻漂亮和尚出风头的机会,每次大法事后,就有媳妇姑娘跟和尚私奔;德高望重 的善因寺方丈竟然有个十九岁的小老婆;小和尚明海整天在小英子家里也终于动了凡 心。这些人和事都是生活在那个时代每一个人身边的人和事,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的民间 生活,就是在今天,我们读来仍倍感亲切。
又如在《大淖记事》细腻地描绘了挑夫们生活或方式与风俗,尤其写了这里姑娘、媳妇 的穿戴、性情急婚嫁:这里人家的婚嫁极少明媒正娶,花轿吹鼓手是挣不着他们的钱的。 媳妇,多是自己跑来的,姑娘一般是自己找人。他们在男女关系上比较随便的,姑娘在 家私生孩了; 一个媳妇,在丈夫之外,再“靠” 一个,不是稀奇事,这里的女人和男人 好,还是恼,只有一个标准:情愿。
另外,在汪曾祺小说中涉及到很多风俗仪式,有节日仪式,如《故里三陈陈四》中的迎 神赛会仪式;有祭神仪式,如《小说二篇求雨》中儿童求雨的仪式;更有各种人生仪式, 如成年礼、婚礼、葬礼..…《受戒》中更是涉及佛教念经的仪式、做法事放焰口仪式、 僧人的杀猪仪式、和尚受戒仪式以及世俗生活中的婚嫁仪式和青春期成长仪式等多种礼 仪式形式,可谓是一篇“礼俗大全”。
汪曾祺还热爱民间的各种节庆,在其小说中随处可看到独具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如《故 里三陈•陈四》中描写了 “迎神赛会”的热闹场面,沿街的店铺燃香烛、挂灯宫,沿街 还有摆摊的、卖水果的和各种小吃的,非常热闹。迎神赛会开始的时候,放鞭炮,后边 是拜香还愿的,紧接着是舞龙、舞狮、跑旱船、跑小车、站高肩、踩高跷等各种表演活 动,场面更是热闹非凡。还有《王四海的黄昏》里的卖艺表演;《珠子灯》里的元宵节 为求子的“送灯”;《岁寒三友》里的放焰火;《故人往事•戴木匠》里清明节的描写等
等
民间文学作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