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课程
计算机基础知识
定义 :
它是一种能自动,高速,精确的进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的电子设备(全名:电子数字计算)。
一、发展
二、特点、分类、性能指标
三、应用
一、发展
世界第一台计算机
1、世界第一台计算机:1964年诞生,代号:ENIAC[埃尼阿克],重30吨,占地169平方米,产于美国,运行9年终止,运算速度5000次/秒,用于战略。
2、划分:(四代)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特点:体积大、耗电大、无操作系统;时间1946——1958。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特点:体积小、耗电小、速度比一代快、有操作系统;时间1959——1964。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特点:比二代更小、更快、性能稳定;时间1965——1970。
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特点:性能更加稳定、速度165000000次/秒;时间1971——今天。
3、发展方向:(6个——巨、微、智、网、多、量)。
1)巨型化:高速、大存储。
2)微型化:集成电路、体积小、性能高。
3)智能化:人一样的大脑。
4)网络化:资源共享,1969年第一网络诞生——阿帕网[ARPAENT]。
5)多媒体应用
6)量子计算机
二、特点、分类、性能指标
1、特点:5个
1)运算速度快。主频:计算机的工作频率。
2)计算精确度高。字长:计算机能同时处理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
3)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4)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区别于其它计算机工具的显著特点之一)。
5)通用性强。
*计算机为什么使用二进制数?
原因:1)物理上容易实现。
2)运算规则简单。
3)四性:可行性、可靠性、简易 性、逻辑性。
规则:逢二进一。
计算机基础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