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5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景、情、理相互交融的艺术特色。
2、了解文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过程。体会苏轼由乐转悲再转喜的情感历程。
3、 感受苏轼乐观旷达的情怀;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清本文的情感线索。
2、感悟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课时:3课时(本教案是第
2、第3课时)
四、教学手段:课前印发相关写作背景资料及余秋雨散文《东坡突围》。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以自学、讨论为主,教师适时点拨,翻译全文,疏通文意。反复采取自读、齐读等读法,使学生感受赋的音乐美。注意朗读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5




了解写作背景
激发学习兴趣
1、“乌台诗案”
2、苏轼曾作绝命诗(见附录),有趣的是,这两首诗使苏轼逢凶化吉,死里逃生。当年苏轼因被投狱中,绝望之余作此诗,传到宋神宗手里,神宗看后大为感动,对他从轻发落,贬到黄州。这就有了苏子泛舟赤壁,忆古抚今,千古佳作《念奴娇·赤壁怀古》及前后《赤壁赋》也得以诞生。
让学生了解背景,知人论世。绝命诗引起学生的读本文的兴趣。
……此处隐藏20825个字……上述弹劾苏轼。他们摘出苏轼的一些诗文认为是“讥讽文字”,“愚弄朝廷”,“指斥乘舆”(皇帝的代称)。“无尊君之意,亏大忠之节”。宋神宗随即下令御史台审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乌台诗案。
6 [ 解题指导 ]
基础训练
三、 1 .从“泛”字我们好像看到了小船漂浮在江面上,自由自在的样子。
2 .“徘徊”一词用的是拟人手法,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的动态,更重要的是,“徘徊”一词还透露出了作者对月夜美景的眷恋之情。
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5
3 .白茫茫的雾气“横”在水面上,是从近处看;月光下三水光遥“接”天边,是往远处望。一“横”一“接”,就像中国画的大写意,准确、简洁而又传神地描绘出一个静谧的夜景。
4 .从“纵”字我们又好像看到了小船已经放开,毫无拘束地冲向前去;“凌”字又

《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ojun00001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