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
1
深圳教师资格心理学毕生(bìshēng)发展
第一页,共31页。
一、心理(xīnlǐ)发展的实质
传统心理学观点
动物种系进化(jìnhuà)过程中心理的发展
民族心理的发展,即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心理的发展
个体的心理发展,即个体从出生到衰老过程中的心理发展。
毕生发展的观点
人生的发展,除了身体生物意义上的发育、成熟外,是一个伴随人的一生的过程,其行为的变化过程贯穿于从胎儿期到死亡的全部一生中,行为变化过程反映了个人的不同行为表现增强和减退的情况
发展具有多维性和多向性,发展的方向也因发展内容的种类不同而有所不同
发展由获得和丧失组成,是一个有序变化的过程,并非仅仅意味着增长
心理发展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和可塑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形式
心理发展受多种因因素影响,个体的发展是年龄阶段、历史阶段和非规范事件等多种影响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1页/共31页
第二页,共31页。
二、心理(xīnlǐ)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
毕生发展的划分阶段
“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个体在早期(zǎoqī)发展过程中,某一反应或一组反应在某一特定时期或阶段中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阶段,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的"好时机"。这个关键的"好时机"就是关键年龄或关键期。
第2页/共31页
第三页,共31页。
劳伦兹(Lorenz, K):动物(dòngwù)印刻(imprinting)
第3页/共31页
第四页,共31页。
三、影响心理发展(fāzhǎn)的主要因素
两种观点
强调内在的先天的因素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如传统的结构主义就非常强调遗传在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后天的环境因素对个体发展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如行为主义的创始人华生
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既有内在的,也有外在的,既有先天的,也有后天的
承认遗传素质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它是个体心理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也不能盲目(mángmù)夸大它的作用,而忽视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的作用
第4页/共31页
第五页,共31页。
四、发展心理学的主要(zhǔyào)研究方法
(一)横断研究法
同一时间研究不同年龄组的被试的心理发展水平,并对其进行比较
优点:同时研究较大的样本,在较短的时间里收集较大量的数据资料,省时,省力。
缺点:缺乏系统连续性。
(二)纵向研究法
也叫跟踪研究,主要指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对所选取的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对其心理发展进行有系统的定期观察、记录,目的是考察某些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质的变化规律
(三)群体序列研究法
聚合交叉研究法
在同一时选定不同的被试群体进行研究,然后对各个被试群体进行纵向的跟踪研究。
优点:克服了纵向研究的缺陷,又保持(bǎochí)了横断研究的长处,因而科学性和实用性都很强。
第5页/共31页
第六页,共31页。
纵向(zònɡ xiànɡ)研究法
优点
系统、详细地了解个体的心理发展的连续过程和量变质变规律,有利于提示个体心理发生发展与时间因素的对应关系
缺点:
①时间较长,被试流失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可信性和意义
②反复进行测查,会影响被试的情绪和态度,因而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③时间长,经历社会变迁,因而环境变化引起变量增多,研究困难
④耗资较大,研究者极大(jí dà)的投入。
第6页/共31页
第七页,共31页。
第二节 儿童期的身心(shēnxīn)发展
一、胎儿(tāi ér)和新生儿的发展
二、婴幼儿的身心发展
三、儿童期认知和语言的发展
四、儿童期的社会性发展
第7页/共31页
第八页,共31页。
一、胎儿(tāi ér)和新生儿的发展
(一)胎儿的身体(shēntǐ)发展
受精卵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生长,经过胚芽期(0~2周)、胚胎期(2~8周)、胎儿期(8周~出生)三个阶段
(二)新生儿心理的发生
胎儿出生后约一个月的时间,叫做新生儿时期
新生儿最初所形成的条件反射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形成速度很慢。
(2)形成以后,不很稳定。
(3)不易分化。
第8页/共31页
第九页,共31页。
二、婴幼儿的身心(shēnxīn)发展
(一)婴幼儿的生理发展(fāzhǎn)
(二)婴幼儿动作的发展(fāzhǎn)
上到下
儿童首先发展(fāzhǎn)与头部有关的动作,其次是躯干动作,最后是脚和下肢的动作。
内到外
儿童先发展(fāzhǎn)头部和躯干的动作,然后再发展(fāzhǎn)双臂和双腿的动作,最后才发展(fāzhǎn)手的较精细的动作
简单的、无意识的动作到复杂的、意识控制的动作
简单的大动作,意识参与的成分比较少,以后在此基础上才发展(fāz
深圳教师资格心理学毕生发展学习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