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教学目标:
读准“茱萸”的读音,理解“异乡”、“异客”、“倍”的
含义。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吟诵古诗,在理解大意
地基础上背诵。
能展开想象描述古诗画面,感受诗人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
感情。
教学过程:
话题导入,了解乡思(2分钟)
.看图片,说节日
师:我们中华民族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同学们观察图片,说说它们是哪些节日。
(依次出示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的图片,生猜。 )
.聊重阳,谈习俗
师:(出示重阳节的图片。)这一张图片是哪一个节日?对,这就是重阳节。重 阳节的时候,我们都会做什么呢?
.揭诗题,解题意
师:那么,重阳节是哪一天呢?(板书:九月九日)农历的九月节日是重阳节。 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有一位诗人就写了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 叫做一一《九月 九日忆山东兄弟》。(板书:忆山东兄弟)一起读诗题。
师:九月九日重阳节,诗人没有和亲人在一起,很想念他的亲人,“忆”在这里 是“想念”的意思。“山东”和现在的山东省不一样,它是指华山以东的地区。 再读诗题,注意停顿。(板书: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设计意图:本课导入采用“图片导入法”,让学生依次猜一猜有关节日的图片,
进而聊一聊重阳节,指导重阳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 再揭示诗题,在理解“忆” 和“山东”的含义的基础上读好诗题的停顿。 ”图片导入法”能将结合学生的生 活经验,激发学习的兴趣。】
吟诵古诗,初感乡思(8分钟)
.读古诗
师:这首诗写了诗人在重阳节的所思所想,谁愿意朗读给大家听?要注意“茱
萸”读作“ zh u y U ”。
.吟古诗
师:我们刚才读诗的方法是现代人的读法,那么我们古人运用平长仄短来吟古诗。
(出示平仄)标上平仄,就是这样一首诗。认真听,老师是怎样吟诗的。
师:谁愿意先来吟给大家听一听?
师:在这样的吟诗声里,你有怎样的感受?
【设计意图:初读古诗时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生字生词的读音。在此基础上, 按照以平长仄短来吟诗,使学生初步从诵读中感受该诗的孤独感和思乡情。】
解读古诗,理解乡思(15分钟)
前两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
师:重阳节本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可诗人却说(出示:独在异乡为异客)—一 独在异乡为异客。诗人说了两个相同的字一一“异”。“异乡”的意思是一一他 乡;“为异客”的意思是一一做他乡的客人。 如果我们此时在杭州,那么我们就 可以说杭州是一一异乡,我们是一一异客。
师:身处他乡的诗人是和很多在一起的吗?不是,而是一一独自一人。我们从
“独”能够看出来。“独”除了表示诗人只是一个人,我们还能够感受到一一诗 人内心是孤独的。(板书:孤独)想象一下,诗人会在怎样的情况下感受到孤独?
我:这种在他乡的孤独的感受被诗人写了下来,叫做一一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我:因为孤独,所以容易思念,尤其是在一一重阳佳节的时候。所以,诗人又说
(出示:每逢佳节倍思亲)—一每逢佳节倍思亲。这种思念(板书:思念)是普 普通通的想念吗?而是一一更加思念、 非常思念,我们是从一一“倍”字感受到 的。
师:每一个漂泊的人都有着对家乡的回忆,都有着对亲人的思念。如果你是诗人, 你会思念亲人什么呢? 师:对亲人的思念不仅仅会在重阳节才有,诗人还会在什么时候或者什么情况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