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红外光谱分析在茯苓资源研究中的应用.pdf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0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摘 要

本论文采用红外光谱鉴定的方法对我国来源于不同产地的茯苓药材进行分
析研究,在茯苓资源调查的工作基础上,建立一套适用于茯苓药材产地识别的
红外光谱鉴定方法。
1.通过对茯苓道地药材产区云南省和大别山地区进行详实的文献考证和深
入的产地调查,同时对全国大型的药材市场进行走访调查,整理其生态环境、
特色栽培技术、培育菌种、产量分布、特色加工技术和销售价格等调研资料;
通过两大茯苓药材道地产区内产地的变迁,可以看出茯苓野生资源极少;应当
尽快制定茯苓的规范化生产标准,对全国各地的茯苓生产加强宏观调控,特别
要重视保护、研究、推广传统、优质的茯苓品种。
2.采用传统的茯苓道地药材鉴定方法,对实地样地调查中收集到的茯苓道
地药材进行性状鉴定,以体重质坚实、外皮色棕褐、皮纹细、无裂隙、断面白
色细腻、粘牙力强者为佳。云南产区的新鲜茯苓药材多呈类球形,个大质坚,
大别山产区的新鲜茯苓多呈扁圆形或不规则团状,个小质泡;云南产区的茯苓
多炮制加工成卷茯、茯苓块和茯苓片,多出口,大别山产区的茯苓多炮制加工
成茯苓块和茯苓丁,多内销。
3.采用“多级红外光谱宏观指纹分析法”结合计算机分析软件技术对采集
到的茯苓药材直接进行红外光谱表征和产地识别。通过对茯苓原药材粉末的红
外光谱图的分析,确定茯苓特定成分茯苓多糖的红外特征吸收峰:1163、1078、
1035 和 995cm-1,可作为茯苓药材的鉴别依据;市场上流通的茯苓伪品与茯苓
药材在红外图谱上差异显著,可以快速区分;不同产地的栽培茯苓中茯苓多糖
的差异不显著;同一产地不同栽培方式的茯苓中茯苓多糖在成分含量上有一定
的差异。通过对茯苓皮的原药材粉末的红外光谱图进行分析,发现茯苓皮红外
光谱特征吸收为 1149、1079 和 1036cm-1(多糖类 C-O 伸缩振动吸收峰)和
1619、1315 和 780cm-1(草酸钙的特征吸收峰)和 3696、3621、797、779、537
和 470cm-1(高岭土的特征吸收峰),可作为茯苓皮的鉴别依据;由于栽培环境
差异大,不同产地茯苓皮之间的差异明显,结果与茯苓药材产地识别相一致。
红外光谱技术对茯苓药材进行“无损、快速”检测,既能客观反映茯苓所含的
主体成分,又可以在宏观上体现茯苓的整体成分,可以初步对不同来源的茯苓
药材进行产地识别和整体成分分析。
4.将中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与茯苓提取过程相结合,直接对茯苓水提醇沉物
进行红外光谱特征分析,其特征吸收峰为:1655cm-1(蛋白质酰胺Ⅰ带吸收峰)、
II
1545cm-1(蛋白质酰胺Ⅱ带吸收峰)、1123 和 1080cm-1(多糖类 C-O 伸缩振动
吸收峰)和 619cm-1(硫酸钾特征吸收峰),不同产地的茯苓水提醇沉物在蛋白
质含量、多糖成分和硫酸钾含量上有一定的差异;通过对茯苓水提残渣与茯苓
原药材的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茯苓多糖大部分为水不溶性多糖。首次同时对
茯苓药材、茯苓水提醇沉物和茯苓水提后残渣进行分析,为茯苓药材及中药的
整体分析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茯苓,资源调查,红外光谱,产地识别





III
ABSTRACT

This article has systematically studied Poria Cocos harvest from geoherbs
regions Yunnan (YN) and Dabieshan (DBS) by infrared spectroscopy,based
on the work in the natural resource survey of Poria Cocos,builded a set of Infrared
Spectra method suitable for rapid discrimination of Poria Cocos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regions.
1.The geoherbs producing area of Poria Cocos in YN

红外光谱分析在茯苓资源研究中的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3.91 MB
  • 时间2021-11-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