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诊断
关于ALD-序
基本分型: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重叠综合征。
发病情况:既往认为少见,随着对此类疾病认识的加深,发现临床中并不少见。
病因病机:尚未完全阐明。亦缺乏特异性表现。
2021/4/27
2
免疫学检查: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最具诊断意义的是抗线粒体抗体。
治疗及预后:目前仍无治愈性药物,仍是导致肝衰竭的重要病因,各占肝移植术患者的4%~5%。
2021/4/27
3
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 ALD)
抗核抗体( Anti nuclear Antibodies,ANA)
抗平滑肌抗体(Smoot Muscle Autoantibody,SMA)
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iver/kidney Microsomal Au, 抗LKM-1)
抗可溶性肝细胞抗原抗体(Anti-solubl Liver Antigen Antibody, SLA)
抗线粒体抗体(Mitochondri Autoantibodies,AMA)
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erinuclear Staining Antineu
Antibodies,pANCA)
2021/4/27
4
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 AIH)
不同时期的命名:
1950年:高丙种球蛋白慢性肝炎。
1955年:狼疮细胞阳性的慢性活动性肝炎。
1956年:青年妇女的慢性肝炎。
1959年:狼疮样肝炎。
1960年:浆细胞性肝炎。
1994年:国际消化病大会正式命名为自身免疫性肝炎。
1999年:国际研究组对AIH诊断做了进一步规范。
2021/4/27
5
流行病学情况:
多发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4,有10~30岁及50~59岁两个发病年龄高峰。
欧美报道以30岁以前为主,日本报道以50~59岁多见。
发病成多样性,亚洲资料显示6%~13%以急性肝炎起病;6%~13%以慢性肝炎起病;13%~38%无明显症状。
2021/4/27
6
AIH特点:是一种肝脏的炎症性疾病。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纳差,乏力,黄疸等具有肝病和(或)非特异的体质性临床表现;绝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以转氨酶和球蛋白升高为主的慢性肝炎。
约40%的患者以急性肝炎起病,偶有以暴发性肝衰竭为主要表现者。
本病可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如关节炎和关节病),因此也称之为“狼疮性肝炎”。
2021/4/27
7
血清转氨酶增高;可检测到一些非器官特异和肝特异的自身抗体,伴有高免疫球蛋白(IgG)血症。
肝组织学特征:为界面性肝炎(前称碎屑样坏死)。
2021/4/27
8
AIH分型:依据自身抗体的种类。
Ⅰ型:表现为ANA和SMA阳性。
Ⅱ型:LKM-1抗体阳性。LC-1也常见于此型。
Ⅲ型:标志性抗体为SLA/LP;特异度达100%。
※观察发现:Ⅰ型临床多见。 Ⅱ型、Ⅲ型有时表现丙肝抗体阳性。
2021/4/27
9
AIH诊断:
有一定难度,因为部分患者常以类风湿性关节炎,口眼舍格伦综合征,甲状腺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表现为首发症状,易导致漏诊或误诊。
诊断为病毒性肝炎的也不乏其人;特别是急性起病时,更易误诊。
2021/4/27
10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临床诊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