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答张十一功曹》.doc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1 / 7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有关韩愈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本文是关于 韩愈的文学文章 ,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韩愈作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我们自然不陌生。下面是韩愈《答张
十一功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答张十一功曹①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②家。
筼筜③竞长纤纤笋,踯躅④闲开艳艳花。
未报恩波⑤知死所⑥,莫令炎瘴⑦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⑧一半加。
【注释】
①功曹:官名。
②两三:几个。表示少量。
③筼筜: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竹子。
④踯躅:杜鹃花的别名。
⑤恩波:谓帝王的恩泽。
⑥死所:死的地方。
⑦炎瘴: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
⑧霜毛:白发。
【白话译文】
春山明净,春江空阔,清澈得以见到江底的沙粒,悲伤哀怨的猿啼声处处可听 ;粗大的筼筜与纤纤嫩笋争相滋长,羊踯躅清闲自得,
文学分享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7 / 7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有关韩愈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随处开放出鲜艳的花朵 ;皇帝深恩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
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 ;吟读张署来诗后,叹看双鬓,顿时觉得鬓发白了一半。
【创作背景】
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功曹》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 (803 年)春天作的。
【赏析】
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勾画出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淡淡几笔,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接下来是两组近景镜头,“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筼筜是一种粗大的竹子。踯躅,植物名,即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余不歇。这一联,可以说是作者为前面一联的冷落景象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
“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 ; “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 这四句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
层次分明。有淡墨涂抹的山和水,又有色彩艳丽的绿竹和红花,浓淡相宜,形象突出。再加上哀猿的啼叫,真可谓诗情画意,交相辉映。
这首诗中的景物, 是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的。 它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一是静、二是闲。静从空旷少人烟而生,作者从
文学分享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3 / 7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有关韩愈的文章,感谢您的阅读!
繁华嘈杂、人事纷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僻远荒冷的山区, 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 这种静与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独和凄凉。这种闲, 由他的处境遭遇而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悠闲超脱,没有羁绊,然而不免使人触景生情。身虽居闲地,心却一
韩愈《答张十一功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