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孕育和形成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建的,由他们的后继者发展的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19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激化,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深刻经济根源。
二、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需要。
三、19世纪西欧三大先进社会思潮,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 接理论来源。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德国古典哲学 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四、马克思、恩格斯完成了两个转变:一是由黑格尔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二是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
马克思 1942年《莱茵报》 1943年《德法年鉴》
(1)《论犹太人问题》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的区分
(2)《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的关系。强调无产阶级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恩格斯 1943—1944年1月《德法年鉴》
(1)《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
①考察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实质、起源和发展历史
②阐述了资产阶级生产方式的一些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
③论述了消灭私有制的必要性
(2)《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
①批判了卡莱尔的唯心史观(英雄史观)
②论述了工人阶级的伟大作用
第二节:唯物史观的创立
一、探索“历史之谜”的重要尝试—异化劳动史之谜过程中的第一个理论成果。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探索历史之谜过程中的第一个理论成果。这部手稿马克思把哲学与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提出“异化劳动理论”(见书11页-13页)
⑴异化的概念
⑵异化劳动的含义
⑶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相联系
⑷异化劳动中包含唯物史观的因素
①把劳动引入历史
②社会与自然相联系
③历史是发展变化的过程
④阶级与阶级对立分析
二、“新唯物主义”的提出 (13-15页)
1844年8月马克思会面之后,写了《神圣家族》,清算了青年黑格尔派的思辨唯心主义,为创立新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作了准备。
⑴ 揭示了思辨哲学的认识论根源。
⑵ 批判了布鲁诺·鲍威尔所代表的一些青年黑格尔分子主观唯心主义的“自我意识”哲学。
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清算了旧唯物主义,提出了“新唯物主义“概念
实践引入认识论,引入历史观,实践观与历史观相结合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