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
贾力娜 田苗
摘要:古琴艺术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山东诸城派古琴是重要流派之一,它历史悠久,风格独树一帜,其传承也是当今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对诸城派古琴传承的研究多围绕创新变迁进行,事实上,诸城派古琴如何传承(侧重保存)的问题更为迫切,尤其是对古琴重要的传习场地
——古琴社中如何传承的研究,是目前较薄弱的。通过对诸城市区各古琴社的实地调研,对传承人的走访,发现诸城市区古琴社中诸城派古琴的传承人、教学方式、内容等有其内在的体系,值得借鉴与思考。
关键词:诸城派古琴 古琴社 传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22-0014-03
诸城派古琴相关的研究论文有18篇。他们分别从诸城派古琴的学校传承,如鹿伦娟的《诸城派古琴走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行性研究》(2014)一文以诸城市为个案,探讨诸城古琴进小学音乐课堂的可能;传承中的创新,如,杜晶的《诸城派古琴的传承与生存现状之调查研究》(2010)对诸城派古琴的生存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它变迁、创新途径;历史演变,如《无奈的绝响——诸城派古琴的勃兴以及在诸城的式微》(2013)通过分析诸城派古琴在本地发展萧条的原因,对当今勃兴的发展状态进行论述;诸城派古琴美学思想研究,有《诸城派古琴美学思想研究》(2007)等。以上研究对诸城派古琴的学校传承、传承中的创新、生存现状及历史演变等进行详细的分析,没有对诸城派古琴在琴社中的传承进行深入分析,而古琴社恰恰是重要的传承场所,本文建立在对诸城派古琴社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诸城琴社中如何传承、传承环境、传承方式和内容等进行探究。
一、诸城派古琴概况
(一)诸城派古琴
古琴流派众多,诸城派古琴是影响较大的流派之一。2008年,诸城古琴艺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201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诸城是诸城派古琴的发源地。诸城派古琴又称“琅琊派古琴”,它早前吸收了山东各地的琴艺,融会贯通、并蓄南北,融合了一些其他琴派的风格汇聚而成。
(二)诸城琴社
由于战争和文革的影响,诸城派古琴独家技艺保留下来的古琴和琴谱为数不多,在21世纪初,古琴入选了《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琴社才正式产生并有规模的出现。诸城市市区现有古琴社三家,在西关大街、古街、东关大街各有一家。他们的教学多面向社会爱琴人士,使用识减字谱与基础指法练习,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传授古琴知识、切磋交流琴艺。其二是培训中小学生、青年文人雅士,使诸城派古琴得以延传。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云雪堂诸城古琴艺术传习中心”在传承古琴方面最具有代表性,所以,对于琴社传承的研究以它为重点进行展开。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古琴社中真正达到传承人数量还是较少,传承曲目和谱例也不算多,它的传承方式除了传统的依靠减字谱,还有多种借助现代手段的传承方式,总体来说,古琴社对古琴的传承发展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可以为古琴继续培养传承人,发扬古琴的悠久文化历史,还可以促进古琴的发展。现在多数人只对古琴的生存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实际上如何更好的传承才是更需要关注的问题。诸城派古琴之所以在本地匮乏,是因为古琴社的发展不乐观。
诸城古琴社诸城派古琴传承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