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有关知识: 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等。词的分类按长短小令: 58字以内中调: 59-90 字长调: 90字以上按段落单调、双调、三叠、四叠按风格豪放派: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风格比较风格比较豪放派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 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柳永(约 980-- 约 1053 年), 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 1034 年) 54 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外。仕途不顺飘零沦落自由张狂?当仁宗皇帝在名册薄上看到“柳永”二字时,龙颜大怒,恶恨恨抹去了柳永的名字,在旁批到: “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 ”柳永自称: “奉旨填词。”《鹤冲天》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 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 ?被誉为“才子诗人”,“慢词之祖,婉约之宗”, 代表作《望海潮》《雨霖铃》。?词作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 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北宋词至柳永而一变,柳永发展了长调的体制,善于用民间俚俗的语言和铺叙的手法,组织较为复杂的内容,用来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具有浓厚的市民气息,受到广大百姓的喜爱。?柳永以当时的新声慢曲,取代了唐五代的旧有小令。两宋慢词的时代, 实自柳永开启的。轶事两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据说完颜亮读罢柳永的《望海潮》一词, 称赞杭州之美: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遂起投鞭渡江、立马吴山之志”,隔年以六十万大军南下攻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宋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 “柳永为举子时,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 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 ‘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并且柳词可分俚、雅两派。宋真宗咸平末年,柳永从家乡前往京城开封应试,途经钱塘江(今浙江杭州)。柳永与孙何是布衣之交,此时孙何正好任两浙转运使,柳永想拜访他,但当时官府之家门禁极严, 柳永一个平民是很难到孙何家去拜访的,柳永就写下了这首词,并使其在青楼被广泛歌唱以使孙何知道,第二天孙何就亲自前往见面。孙何就请柳永吃了一顿饭,把他打发走了, 后来也没有怎么提拔他。背景
柳永《望海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