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交给学生
肥东六中钟红翠
全国模范优秀班主任任小艾说:在教师生涯中,没有做过班主任的老师,应该说不是一个最完美的老师。是的。作为教师,你却从没做过班主任,那真是人生一大遗憾。因为你很难真正体会到教师育人的乐趣。
如何才能管理好班级,从而体会到育人的乐趣呢?我最深的感受是:要用“心”,会用“心”。
一、爱心
首先我带着一颗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这是管理好班级的基础。作为班主任,只有深知学生的喜怒哀乐,管理才能有的放矢地开展。
我有计划地与每个学生谈心。每学期每生不少于两次,不分厚薄,平等对待。我还有针对性的家访,这有利我全面了解学生。
平时多注意学生的举止言行,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一旦发现问题苗头,就要进行教育,以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每个班级都有拔尖生和学困生。对于后者,我并没有放弃他们,而是因材施教,并常与这些学生家长沟通,使家长对孩子有信心,使学生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重视,从而产生自信心。
我喜欢运用拉家常式的谈心法,如“你在家最喜欢做什么?”“天气冷了,你穿几件衣服?”“最近进步很大,要继续努力!”……让学生感受到我朋友式的友情,家长般的关爱,从而搭起了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桥梁。
把爱心给了学生,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班级管理问题自然引刃而解,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也就有效了,学生也信服我这个班主任了。
二、操心
班主任很操心。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可这“最小的主任”管的事却特别多,班级的卫生、纪律,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处事、交友……样样少不了班主任的操心。
针对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我在班级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人人争先进”的评比活动,促成文明行为、良好习惯的养成。这个活动从“文明”、“守纪”、“好学”、“勤劳”、“特长”五个方面进行评比,每个方面都制定比较详细的要求。
良好的班风就这样逐步形成了,给学生营造了一个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小环境。在学校文明班级的评选中,我班多次获奖。
三、协作之心
班级管理要有科任教师的团结协作。不少科任教师平时和学生交流不多,了解不深,在对学生的评价时,往往只从自己这一学科的视角来进行,有失偏颇。因此,我平时常与科任教师交流各自所掌握到的学生思想情况和学习情况,并向他们征询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互相配合,感情融洽了,教学也就相长了。
四、热情之心
带着
班主任把“心”交给学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