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艺术
——读《孩子,你该这样看“公道”》
梅州市梅江区鸿都小学 李瑞雪
面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该如何教育?这是我们作为教师最常遇到的问题,而且也各出奇招,收获颇丰。今天读薛瑞萍老师的《孩子,你该这样看“公道”》,却颇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面对老师的“惩戒”,总是有多多少少的学生会有不服气的地方,而不服气就在于“**同学也做了,为什么我要罚,而**同学却不用。”平常遇到这种情况,我总是气不打一处来,瞧瞧这学生,不但不认错,还把话题转到别人身上,甚至指责老师不公平。所以难免不够冷静,认为学生态度不端正,不愿承担责任,这时一大堆的大道理冲着孩子劈头盖脸地狂轰滥炸,结果学生表面看似认错了,内心却嘀嘀咕咕,老师的威信却无形中降低了。
如今细细品味薛老师的严密的育人逻辑,不得不叹服。这么简单的道理,我怎么就说不来呢?根源就在我是用老师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问题,而薛老师是用学生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问题。一个问题又一个问题的推敲,直入学生的心坎,使学生终于坦然面对、坦然正视自己的错误与缺点,这是何等地耐心而又何等地让人信啊!更重要的是,薛老师还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融入了这次的谈话教育,把如何做人的道渗入学生的心田。没有训斥,也没有压服式的教育,这就是艺术所在吧!
这看似平常的谈话教育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真可谓“平平凡凡才是真”啊!
点燃思维,唤醒自我,畅所欲言
——读《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
梅州市梅江区鸿都小学 李瑞雪
闲谈闲聊中,当老师的,总离不开老本行,说着聊着,话题又绕到了学生身上。谈到上课的情形,耳边偶尔会飘过那几句熟悉的话语:唉,这学生也不知咋搞的,越到高年级,举手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少了,能够举手回答的,总是那么几个学生。上公开课吧,老师担心的不外乎就是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学生不敢回答问题。
说句惭愧话,我也常发出这样的感慨,特别是最近上的一节校内示范课,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明显不高,而在小组内讨论却能畅所欲言。据听课老师反馈,学习小组内的讨论远比课堂上的汇报精彩、踊跃。我亦在课后不断地反思:是什么让我的孩子成了课堂上的沉默寡言者,而不是课堂的发光体?
这几天,再读薛老师的《给我一个班,我就满足了》,获益匪浅。我屡屡发现,薛老师的语文
读后感(李瑞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