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鲁东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07-11)试题.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鲁东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2007)试题:
第一门专业课:古文阅读:
一名词解释(4题,共20分):
《论语》,世说新语,临川四梦,三言二拍。
二简答(4题,共40分):
1简述《古诗十九首》的思想内容并举例说明。
2简述汉赋发展的三个阶段并举例说明。
3 简述“宋初三体”并举例说明。
4简述元散曲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举例说明。
三论述(2题,共40分)
1论述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并结合具体作品举例说明。
2论述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并结合具体作品举例说明。
四赏析(50分)(字数不少于600字)
《春江花月夜》(卷子上提供原文)
第二门专业课:中国古代文论
一名词解释(4题,共20分):
1诗言志。2“知人论世”,3“发愤著书”,4肌理说。
二简答(4题,共40分):
1简述白居易的诗歌理论
2 简述苏轼的文论思想。
3简述公安派的主要文学理论。
4简述姚鼐的散文理论。
三论述(2题,共40分):
1论述严羽《沧浪诗话》的理论体系。
2论述叶燮《原诗》的诗歌理论
四评析题(50分):
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云:“夫和平之间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也。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而好之,则不暇以为。”请对这段话加以评析。
鲁东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2008)试题:
第一门课:古文阅读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4小题,每题5分,共20分。
左传。2,互见法。3,宫体诗。4,聊斋志异。
二、简答,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庄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2简述唐代“即事名篇”的新乐府及其内容。
3简述易安体。
4简述张岱的小品文创作。
三、论述,本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五言诗的起源与形成。
2刘勰《文心雕龙·明诗》评《古诗十九首》说:“以其结体散文,直而不野,婉转附物,怊怅切情,实五言之冠冕也。”请结合下列作品,论析《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馀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纬。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四、作品评析,本题共1小题,每题50分,共50分。
请以苏轼《定风波》为对象,写一篇作品评析。注意字数不得少于600字。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俱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二门课:中国古代文论
一、名词解释(4题,共20分):
1、《毛诗序》; 2、《典论•论文》; 3、钟嵘《诗品》; 4、童心说
二、简答(4题,

鲁东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07-11)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hljianjian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8-30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