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的家庭教育1
一、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应越早越好
教育子女,宜在幼时。先入为主,终生不移,长善慈心,勿伤物命。
现代教育普及,幼童最初接受心智启蒙的便是家庭,而现在的家教内容多为读写算一类的智力开发课程,,纯洁无邪,幼小的心灵如同一张未经涂画的白纸一样,画出什么样的图画,怎么画全在父母的早期引导。作为家长应当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及丰富的佛道知识,以品性道德,古圣先贤总结的启蒙教育思想来熏陶孩子幼小的心灵,让道德文明先入为主。道德是精神的食量,心灵的养料,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更应该注重对孩子品德、习惯的教育。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孩子们的天性是纯朴、善良的,只因家庭、,世风日下,物欲横流,如果不让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忠善友悌等古圣大德总结的基本行为规范深植入其心,则难以抵制、抗拒外来之恶劣环境的侵蚀。
老子圣人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无为而天不为"。作为家长及老师,应该给孩子们少传授一些以技巧技能写字、算数为主的课程内容。孩子们的好奇心大、对外在世界充满了探知的欲求,过早的用一些外在的东西挑逗其心,无疑是拔苗助长,欲速则不达。人的潜能、潜力在完全开发出来之前,仅有的那一点不可早用、滥用。大家都知道前些年的一些神童,十多岁就进入大学(名牌学院),待其毕业后多数都没有大的成就。故老子圣人说:“大器晚成"。比如现代科学巨匠爱因斯坦,4岁时还不会说话,其父母以为孩子智能有问题,而现在的许多儿童在4岁时就会写字和简单的计算,已故科学家钱学森,钱老,从入学到考取研究生都是成绩平平,因此有属牛的科学家之称,而钱老的人品极佳,其伟大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是举世公认的。钱老自始至终的支持人类科学事业的发展,实为当今人们学习的楷模。大家都知道200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老子高层论坛会》,为举办这次盛会,钱老80多岁的高龄仍多方奔走,促成了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其无量的功德和崇高的品质,:“做学问必先做人”。毛主席也说:“做人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做一个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人,没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应有的知识是难以达到这样的标准和要求的。
应该让孩子自己发掘真理和真相,知识容易遗忘而智慧却永远铭记在心。人们都羡慕那些有大智慧的人,而他们之所以有着超人的智慧,用一句佛道修行者的话即:“自修、自悟、自证"。多给孩子一片空间、一些休闲、一些自主的权利,这才是真心的关心自己的孩子。
胎教是一个不容易忽视的环节,当母亲怀孕后,就要读一些佛道、先圣的著作,比如老子的《道德经》,释迦牟尼佛的经典、庄子、文子等,至少每天抽出一两个小时的时间研习这些经典论著,对孩子的成长很有益处。
据传说:周文王的母亲怀孕期间在自家的后花园静养了八个月,由于现代社会及环境也不可能有这样的条件,您不妨在平时对以下一些概念特征进行思考和冥想:诚实、宽容、宽恕、慈悲、力量、理解、平安、和谐、意志力、责任、觉醒等,每天选出一二项进行思悟,,是很重德的,如果母亲工作一天累了,孩子很安静的呆在里面不动,如果母亲要对孩子的父亲使性子,孩子就在里边蹬腿,伸胳膊
对孩子的教育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