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虫钩虫旋毛虫
第一页,共57页
第五节 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十二指肠钩虫) 和美洲板口线虫(美洲钩虫)
在肠道线虫中危害最严重,损伤肠粘膜,
慢性失血,全世界感染9亿人,我国感染2
亿人。
第二页,共57页
虫体细长,1cm左右,虫
体前端较细,弯曲,呈“C”
或“S”体态,顶端有一发达
的口囊 ,内含钩齿或板齿。
一、形态
第三页,共57页
虫体前端有三种腺体:
①头腺(1对):
主要分泌抗凝素,抑制血液凝固。
②咽腺(3个):
主要分泌乙酰胆碱酯酶,干扰神经介质传递,
降低肠蠕动,利于虫体附着。
③排泄腺(1对):
主要分泌蛋白酶,抑制宿主血液凝固。
第四页,共57页
体态
口囊
钩 齿
板 齿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C形
S形
钩齿2对
板齿1对
第五页,共57页
交合伞
交合刺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2刺呈长毛状,末端分开
合并呈1刺,末端呈倒钩状
第六页,共57页
交合伞 展开呈圆形,宽度=长度 展开呈扇形,宽度﹥长度;
背辅肋 远端分2支,每支再分3小支 基部分2支,每支再分2小支
十二指肠钩虫
美洲钩虫
辐肋
背辐肋
第七页,共57页
第八页,共57页
2. 虫卵
长椭圆形,壳薄,无色透明。
大小约为(56~76) m×(36~40)m,
卵壳内含2~4个卵细胞,卵
壳与细胞间有明显的空隙。
第九页,共57页
钩虫卵
四细胞期卵
多细胞期卵
含蚴卵
第十页,共57页
线虫钩虫旋毛虫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