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支撑和压力的有效性运用移动平均线, 可以发现成交量、股价、均线三者的共同作用: 股价突破、支撑和压力的有效性与均线的角度和成交量有关。投资者可以据此较为有效地实施正确的买卖策略。突破: 股价突破移动平均线时, 成交量必须放大, 特别是向上突破移动平均线时。如果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与股价的运行角度互反时,突破后的股价会有回抽的要求, 当日成交量过大( 当日成交量比前一日成交量放大 3 倍以上时), 若当日收盘为中线特别是光头 K 线出现时, 这种反抽会发生在次日或者第三日。例如, 2001 年 10月 23 日沪深两市在暂停国有股减持消息的作用下,放量突破相反运行的 5 日均线, 并当天收出光头中阳线, 从而在次日才出现回抽。如果在突破移动平均线时成交量减少或者持平( 特别是股价无量突破相反运行的移动平均线时) ,这种突破往往是假的。支撑: 移动平均线能否对股价构成有效支撑, 不仅要看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 同时也要注意成交量的多寡。例如, 移动平均线是向上运行而股价回落, 这种移动平均线的支撑力度就大于走平或者回落的移动平均线, 如果股价回落至移动平均线, 发生支撑反弹时, 必须有成交量的配合, 否则可视为无效支撑。例如: 深成指在 10月 26 日出现止跌走红,但是成交量则比前一日减少,说明这种支撑的可信度不高, 投资者可不按传统的移动平均线的买卖技巧来进行。压力: 股指或者股价在下跌过程中出现的反弹, 往往会遇上移动平均线的压力。这一压力的大小不仅与移动平均线的期数有关。同时还与移动平均线的角度及成交量有密切关系。在反弹行情中, 移动平均线的运行角度与股价或者股价运行角度越大, 相反的压力就越大, 特别是无量上攻移动平均线, 失败的可能性就越大。以上移动平均线对不同时期都有指导意义, 只不过不同时期的均线的支撑压力不同而已。
突破、支撑和压力的有效性.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