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页,共37页
【教学重点】
1、基础代谢率的概念及影响的因素。
2、机体产热和散热的方式。
3、体温维持稳定的调控机制。
【教学难点】
1、机体产热和散热的方式。
2、体温维持稳定的调控机制。
【教学内容】
第二页,共37页
第一节 能量代谢
定义:在机体的物质合成与分解代谢过程中总是伴随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这就是能量代谢。
一、机体的能量来源与利用
㈠、主要能量物质及代谢
机体所需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能量的50%以上转化为热能。
其余不足50%的能量则以高能磷酸键的形式贮存于体内。
第三页,共37页
1、碳水化合物 是机体利用的主要能量物质。
在氧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葡萄糖进行有氧氧化,生成CO2和H2O,1mol葡萄糖完全氧化所释放的能量可合成38molATP。
在缺氧情况下,葡萄糖进行无氧酵解,生成乳酸,此时,1mol葡萄糖只合成2molATP。
在一般情况下,以糖的有氧氧化供能为主。糖酵解虽然只能释放少量能量,但在体处于缺氧状态时极为重要。
第四页,共37页
2、脂肪 主要功能是储存和供给能量。
每克脂肪在体内氧化所释放的能量约为糖的2倍。
当机体需要时,储存的脂肪首先在脂肪酶的催化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主要在肝脏被利用,经过磷酸化和脱氢而进入糖的氧化分解途径供能或转变为糖。
脂肪酸与辅酶A结合后,经过β-氧化,逐步分解为乙酰辅酶A而进入糖的氧化途径,同时释放能量。
3、蛋白质 是机体组织结构与功能单位。为机体提供能量则是氨基酸的次要功能。
第五页,共37页
㈡、能量贮存与利用
1、能量贮存
ATP既是体内直接的供能物质,又是体内能量储存的重要形式。
除ATP外,磷酸肌酸(CP)也含有高能磷酸键。
当物质氧化释放的能量过剩时,ATP将高能磷酸键转给肌酸合成CP。
当组织消耗的ATP时超过营养物质氧化生成ATP的速度时,CP的高能磷酸键又可快速转给ADP,生成ATP,以补充ATP的消耗。
因此,磷酸肌酸是体内ATP的储存库。
第六页,共37页
2、能量的利用
50%以上转化为热能。其余部分供机体完成各种生理功能。主要表现以以下几个方面:
①细胞生物分子的合成需要消耗能量。
②肌肉收缩与舒张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③物质跨膜主动转运需要消耗能量。
④神经冲动传导、腺体分泌等活动都需要能量的供应。
第七页,共37页
㈢、能量平衡
人体的能量平衡是指机体摄入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之间的平衡。
机体摄入能量的去路包括产热、肌肉收缩等做功及能量在机体内贮存三部分。
身体质量指数(BMI)是衡量是否肥胖和标准体重的重要指标,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其计算公式为:
BMI=体重(kg)/身高(m)2
~;<;≥23为超重;23~; 25~Ⅰ度肥胖;≥30为Ⅱ度肥胖。
第八页,共37页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能量代谢测定是指测定机体单位时间所消耗的能量,即能量代谢率。
按能量守恒定律,测定单位时间内机体消耗的食物及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或者测定机体单位时间内所产生的热量与所做的外功,都可测算出整个机体的能量代谢率。
第九页,共37页
㈠、直接测热法
直接测热法是测定机体在单位时间内向外界环境发散的总热量。
根据能量摄入(食物)=产热+做功+贮存能量,若排除机体做功和贮存能量,单位时间内机体散发的总热量就是能量代谢率。
第十页,共37页
能量代谢与体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