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纪泰山铭(唐玄宗李隆基书法).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纪泰山铭(唐玄宗李隆基书法)
《纪泰山铭》形制雄伟,文辞雅驯,书法遒劲婉润,端庄浑厚,为汉以来帝王摩崖石刻之最,开隶书新面目,是唐隶的代表作之一,历代书家多有称颂。唐窦泉《述书赋》赞玄宗的书法云:“开元应乾,神武聪明,风骨巨丽,碑版峥嵘,思如泉而壮凤,笔为海而吞鲸。”窦泉兄窦蒙称:“开元皇帝好图书,少工八分书及章草,殊异美特。”宋黄庭坚《山谷题跋》云:“玄宗书班班扰有祖父风。”宋朱长文《续书断》云:“玄宗少能八分正书,锡之臣工,勒之金石,不倦于勤,尚艺之至。”明王世贞云:“《纪泰山铭》,唐开元帝制及手书,相传燕许修其词,韩史润其笔,以故文颇雅驯,不猥弱,隶法虽小变东京,最为郁劲,饶古意。”明孙鑛《书画跋跋》称:“此铭当是帝手书,不然则是择木特效帝作此肥笔耳。”清王澍《竹云题跋》称:“唐人隶书多尚方整,与汉法异。唯徐季海《嵩阳观碑》,明皇《纪泰山铭》为得汉人遗意。《孝经注》肉重骨柔,弗及也。”综观此摩崖体势,知以上所赞不虚。其书体偏肥,当是中唐崇尚肥美的见证。
此铭文形制巨大,刻在岱顶大观峰石壁上,崖高风大,捶拓不易,得完整拓本极难。下半部,由于捶拓无度,残剥十分严重,明人叶彬补书百八字。乾隆初,大学士赵国麟以旧本重摹补之,字形差小,神气远不及原刻,但90%的铭文保存完好,依然不失原来的风采。此铭文在《旧唐书·礼仪志》有著录,但有多处与摩崖不同,当以摩崖为准。
此铭文在刻制时,字面未加打磨,顺其自然,且通石皆刻有棋格,至今仍然清晰可见。故凡没有石花和棋格痕迹的拓本,皆非原石拓本。
原文:
朕宅帝位,十有四载,顾惟不德,懵于至道,任夫难任,安夫难安,兹朕未知获戾于上下,心之浩荡,若涉于大川。赖上帝垂休,先后储庆,宰衡蔗尹,交修皇极,四海会同,五典敷畅,岁云嘉熟,人用大和。百辟佥谋,唱余封禅。谓孝莫大于严父,谓礼莫尊于告天,天符既至,人望既积,固请不已,固辞不获。肆余与夫二三臣,稽虞典,绎汉制,张皇六师,震叠九宇,旌旗有列,士马无哗,肃肃邕邕,翼翼溶溶,以至于岱宗,顺也。
《尔雅》曰:“泰山为东岳。”《周官》曰:“兖州之镇山。实为天帝之孙,群灵之府。”其方处万物之始,故称岱焉;其位居五岳之伯,故称宗焉。自昔王者受命易姓,于是乎启天地,荐成功,序图录,纪氏号。朕统承先王,兹率厥典,实欲报玄天之眷命,为苍生之祈福,岂敢高视千古,自比九皇哉。故设坛场于山下,受群方之助祭;躬封燎于山上,冀一献之通神。斯亦因高崇天,就广增地之义也。
乃仲冬庚寅,有事东岳,类于上帝,配我高祖,在天之神,罔不毕降。粤翌日,禅于社首。侑我圣考,祀于皇,在地之神,罔不咸举。暨壬辰,觐群后。上公进曰:“天子膺天符,纳介福。”群臣拜,稽首,千万岁,庆答欢同,陈诚以德。大浑叶度,彝伦攸叙,三事百揆,时乃之功。万物由庚,兆人允植,列牧众宰,时乃之功。一二兄弟,笃行孝友,锡类万国,时惟休哉。我儒制礼,我史作乐,天地扰顺,时惟休哉。蛮夷戎狄,重译来贡,累圣之化,朕何慕焉;五灵百宝,日来月集,会昌之运,朕何感焉。凡今而后,儆乃在位,一王度,齐象法,摧旧章,补缺政,存易简,去烦苛,思立人极,乃见天则。於戏!天生蒸人,惟后时,能以美利利天下,事天明矣;地德载物,惟后时相,能以厚生生万人,事地察矣。天地明察,鬼神著矣。

纪泰山铭(唐玄宗李隆基书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