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比喻粮食的来之不易,每一粒粮食我们都要爱惜,可人们 却知而不做。
我们中午吃饭,有的同学只吃鸡腿什么的,剩下的米饭,菜, 都不吃。他们自己认为不好吃,不要了,那非洲的孩子们能有馒 头吃就高兴的不得了,那要把这饭给他们,他们不得高兴坏了, 再说你倒掉的一粒米饭,一点菜,可都是农民伯伯很不容易,一 点点种出来的呀!你随手一倒,那农民伯伯的很多辛苦都白费了, 要是换过来,别人随手一倒,你去辛辛苦苦地种,你愿意吗?那 为什么你在倒的时候不去想想农民伯伯呢?粮食可是农民伯伯用 汗水,用勤劳的双手种出来的,人们啊,节约一些粮食吧,就按 小的来说,全国每人节约一粒米就等于节约了 13 亿粒米,如果 毎人节约一些菜,那全国人一共就节约了 13 亿那么多的菜,吃 惊吧,一粒米是很少,但你要坚持每天节约一粒,那你一年就节 约了 365 粒米,那米就能再做成一碗米饭,去捐给一些贫苦的人, 这样就可以帮助一个人维持一顿饭,如果这个人已饿到极点,已 快无法坚持时,这碗饭就说不定可以延长她的生命,一碗饭的力 量无限大,有时在你眼里是一碗即将被倒掉的饭,但在一个饥饿 的人的眼里却是一碗维持生命的饭。而且据有关机构统计数据显 示,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 2000 亿元,被倒 掉的食物相当于 2 亿多人一年的口粮。如果把这些节省下来,可
以挽救多少贫困山区人民的命啊 !
马克思曾经说过:“节约无异于增产。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 也正是基于对中国国情和家底的清醒认识。无论从人均资源量或 政府、企业、家庭的财政情况来看,我们手头其实都很紧。在我 们这样一个并不富裕的国家,能否在节约的问题上进入到人生更 高的境界,事关社会和谐乃至中国社会的未来。聚沙成塔,集腋 成裘,只有当节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成为 内心需要
爱惜粮食节约粮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