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个园导游词 3篇扬州大个园导游词 3篇 1: 扬州大个园导游词欢迎大家来到这里,下面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 个园建于清代中叶。因园主爱竹, 园内遍植竹子, 因竹叶的形状象个字,故以个园名之。竹是中国古代文人喜欢歌颂和表现的题材, 认为它是清高、有节气的象征。苏东坡曾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使人俗之语。个园面积约 30亩, 但由于布局巧妙, 显得曲折幽深, 引人入胜。扬州园林, 素以叠石为胜。个园就是一个以假山堆叠精巧而著名的园林。造园工匠们选用褐黄石、太湖石、雪石和状如竹笋的石笋, 叠成四组假山,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称为四季假山。春景, 在竹丛中选用石笋插于其间, 取雨后春笋之意。夏景, 是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叠以湖石,使人感到仲夏的气息。人们称这一组假山叠得好, 说它是夏山苍翠而如滴。表现秋景的是坐西朝东的黄山石, 这座假山叠得最好, 也最高大, 长达五十米, 峰峦起伏, 山热雄伟,登山四望,使人有秋高气爽之感。冬景是用白色的雪石堆砌,象征隆冬白雪。游园一周,如经历春夏秋冬四季。另外个园中楼台厅馆巴各俱特色,园的正前方为宜雨轩,四面虚窗, 可一览园中全景, 园的后方为抱山楼, 楼上下各有七楹, 西联夏山, 东接秋山, 东边是通黄石假山的复道廊, 楼下走廊南墙上嵌着刘凤浩撰《竹园记》刻石。 2: 扬州大个园导游词清代扬州的盐商开始营造园林, 至今还保留着许多优秀的古典园林, 其中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最具艺术价值的, 要算坐落在古城北隅的个园了。个园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建于清嘉庆 23 年。 198 8 年个园被国务院授予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个园是以竹石取胜, 连园名中的个字, 也是取了竹字的半边, 应合了庭园里各色竹子, 主人的情趣和心智都在里面了。此外, 它的取名也因为竹子顶部的每三片竹叶都可以形成个字,在白墙上的影子也是个字。个字园门,门外两边修竹劲挺,竹丛中,插植着石绿班驳的石笋, 以寸石生情之态, 状出雨后春笋之意。同时还巧妙地传达了传统文化中的惜春理念, 提醒游园的人们, 春景虽好, 短暂易逝, 需要用心品赏加倍珍惜, 才能获得大自然的妙理真趣。春山宜游, 原不在流程长短,而在游有所得,游有所乐。夏景位于园之西北,东与抱山楼相接。夏景叠石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叠石似云翻雾卷之态,造园者利用太湖石的凹凸不平和瘦、透、漏、皱的特性, 叠石多而不乱。山上古柏, 山下有池塘, 北阴处有一涓细流直落池塘, 池中游鱼嬉戏穿梭于睡莲之间。池塘右侧有一曲桥直达夏山的洞穴, 洞之幽深, 颇具寒意, 即使炎热的夏天, 人们步入洞中, 顿觉清爽。夏山宜看, 远近高低都是景, 让人左顾右盼, 目不暇接。经过抱山楼的一字长廊,园之东部便是气势雄伟的秋景,相传出自清代大画家石涛之手笔。秋景用黄山石堆叠而成, 山势较高, 面积也较大。整个山体分中、西、南三座,有江南园林之最的美誉。整座山体峻峭凌云,显得壮丽雄伟。沿腹道攀援而上,至山顶拂云亭, 满园佳境尽收眼底。秋山宜登, 游走腾挪于尺幅之间, 如历千山万壑, 尽得攀登险趣。造园者将冬景安排在南墙之下,背靠高墙几乎终年不见阳光,远远望去似积雪未消, 地面用白石铺成。冬山用宣石堆叠, 石质晶莹雪白, 每块石头几乎看不到棱角, 给人浑然而有起伏之感。冬山宜居, 不过, 最好的当然是仨俩知己
扬州大个园导游词3篇(完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