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甘肃天水一中 12-13 学年高一下期末考试 -- 历史(理)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 (本卷共 3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70分。) 1.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是在 ( ) A. 夏商时期 B .西周时期 C .春秋战国时期
.代田法 2.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不断进步。下列耕作技术出现于西汉的是 A. 垄作法
.江南一年两熟制 3. 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B. 地主经济
.封建庄园经济 4. 关于家庭手工业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农户的一种副业 B. 产品主要用来交纳赋税和家庭消费 C. 产品剩余的一小部分作为商品出卖 D. 在自然经济时代中可有可无 5. 明清时期我国城镇商业依然呈现繁荣景象,其中最突出的特点是 ( ) A. 朝贡贸易发达 B. 统治者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C. 统治者实行禁海和“闭关锁国”政策 D. 涌现出许多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6. “闭关锁国”政策最严重的后果是 ( )
B .阻碍了中国商品出口
D .使中国与世隔绝,落后于 世界 7. 15 世纪中叶,西欧同东方的贸易变得更加困难,其主要原因是 ( ) A. 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 B. 郑和下西洋,使世界商贸中心移至太平洋 C.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D. 当时的航海技术有限 8. 下列现象在新航路开辟后出现的是( ) ① 马可•波罗来到中国 ③人们第一次把美洲画在地图上 ⑤葡萄牙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② 中国开始种植玉米、烟草 ④郑和下西洋 C .③④⑤ D.②③⑤ 9.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两个国家扮演了重要角色 ( ) A. 荷兰、英国 B .英国、法国 C .英国、德国 D .德 国、美国 10. 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得出这一历史结论主要是由 于洋务派 ( ) A. 兴办机器生产的近代工业 B .筹建近代海军和海防 ,派留学生出国学习 D .提出“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 11. 在民族工业“短暂春天”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是 ( ) ① 烟草业 ②纺织业 ③火柴业 ④面粉业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12.中国民族工业不可能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主要原因是 ( ) B .帝国主义的排挤和压迫 D .自然经济的抵制 ,要优先发展 ( ) B .轻工业 C .重工业 D .商 业 14.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 ) B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D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15.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最主要的贡献表现在 ( ) ,又反对冒进的方针 B .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 矛盾 D .提出了正确处理“十大 关系” 16.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 A. 强调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 B.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 发展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D. 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 17.我国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目的是 ( ) ① 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 ② 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 ③ 尽快将上海建成一个新的特别行政区 ④ 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断飞跃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①③④ 18. 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 假如你生活在 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以下哪一情形 ( ) A. 唐胥铁路开通 B. 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 C. 《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 D. 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了解决城市居民的副食晶稍费问题,政府 采取的一项有力措施是 ( ) B .阳光工程 C .菜篮子工程 D. 安居工程 20. 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是在 ( ) B .戊戌变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