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营养与疾病.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营养与疾病
第一页,共75页
动脉粥样硬化
是动脉硬化中最常和最重要的类型。主要发生于大中动脉,如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和肾动脉等,其特点是粥样化。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引起动脉内膜脂类(主要是胆固醇及其酯)和其他成分的灶性堆积,肉眼观察常呈灰白色的隆起,形如粥状,故称动脉粥样硬化。
第一节 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第二页,共75页
脑动脉粥样硬化可以形成脑动脉供血不足、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等。
发展下去,心脏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形成冠心病,会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
第三页,共75页
①病因
此病的发生与一系列因素有关,这些因素称为易患因素:
1、年龄:一般说来,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均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中老年比较多见。我国人较西方人发病年龄推迟,病变程度也相对较轻。
2、性别:男性发病率离高于女性,但女性在绝经期后则有所增高,这与雌激素分泌的改变有关。
第四页,共75页
3、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异常:
大量资料表明,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高脂蛋白血症是本病的主要易患因素之一。
第五页,共75页
4、高血压:也是主要的易患因素之一。
5、吸烟
6、糖尿病:最常合并有心血管病变
7、肥胖:肥胖者冠心病患病率高
8、其他因素:缺少体力活动、精神过分紧张、家族史、高尿酸血症(痛风)、凝血机制、免疫功能以及其他环境因素(包括微量元素)等均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第六页,共75页
营养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近几十年,早先曾强调食物胆固醇在本病发生中起重要作用,随后又注意到脂肪的量和质的问题。近20年来,对糖和蛋白质的种类以及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等引起了足够的重视。
第七页,共75页
(1)胆固醇和脂肪
①胆固醇: 调查表明,凡居民膳食中胆固醇含量高者,血胆固醇含量和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相应增高,提示适当限制食物胆固醇摄入,对本病的防治可能会有好处。
第八页,共75页
②脂肪
自然界中,脂肪的分布比胆固醇更广,一般食物中的含量也比胆固醇为高。因此,脂肪对血胆固醇含量的影响更加重要和复杂。其作用主要取决于脂肪酸碳链的长短及不饱和的程度。
饱和脂肪酸可使血胆固醇含量增高,多不饱和脂肪酸(碳链上有两个以上双键)可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而单不饱和脂肪酸(碳链上仅有一个双键)则影响不大。
第九页,共75页
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碳链越长、双键数目越多,降低血胆固醇作用就越显著。
实际工作中为了简便,常用P/S(即多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值作为评价一种食物营养价的指标。P/S值越高越好。
第十页,共75页

营养与疾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新人
  • 文件大小2.48 MB
  • 时间2021-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