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验方
胃 痛 四、其它治法 。
(一)单方验方 ’
1.干姜9克、蔻仁6克,水煎服,适用于虚寒胃痛(罗国钧《实用内科学》)。
2.青木香研细末,每服2—3克,能理气止痛(《江苏新医学院《中医内科学》)。
3。白胡椒、肉桂各6克。共捣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粒。忌食生冷。适用于胃寒而痛。
4.桃仁、五灵脂(火煨制)各等分,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适用于瘀血胃痛(《寿世保元》)。
5.百合、丹参各30克,乌药、高良姜、制香附各9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3克。水煎服。适用于长期难愈的胃痛,虚实寒热夹杂者(《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4年第一期》
6.白芨粉4.5克,血竭粉1.5克,适用于瘀血胃痛的出血症。
7.安中散;桂枝5克、延趋、牡蛎各4克,小茴香2克、缩砂仁、甘草各1.5克,良姜0.7克(通常加茯苓5克)共为细末,每服1—2克,每日2—3次,温开水送服。适用寒痛或气血郁滞之胃痛(《临床应用汉方处方解说》)。
8。乌贼骨30克、浙贝母12克、白芨30克。共细末,每服6克,每日四次,治胃痛酸水过多及慢性溃疡病(《常见疾病验方参考资料》)。
9.山楂15克,香附9克,水煎服。适用于食滞胃痛(罗国钧《实用内科学》)。
(二)外治法
1.青黛30克,雄黄15克,密陀僧30克、铅粉15克,共研细末,用鸭蛋清(二个)调均外敷胃部热痛处,适用于胃热作痛,胃部灼热如焚(曹欣荣、詹永康《中医外治法》)。
2.连须葱头30克,生姜工5克,共捣烂炒热布包,乘热敷胃部,适用于胃寒作痛(湖南省中医药研究《简易中医疗法》)。
3。指压至阳穴法;令患者俯卧,术者用两拇指重叠压于至阳穴处,由轻而重,直至痛止后再持续五分钟。编者用此法治疗各种类型的胃痛,皆有止痛的效果。
(三)针刺治疗
1.针中脘、期门、内关、足三里,阳陵泉、太冲均用泻法,适用肝气犯胄之雪扇(南京中医学院主编1963年版《针灸学讲义》)。
2。针与灸脾俞,胃俞、中脘、章门、内关,足三里,痛止后除内关穴外,其余均可用灸法,以巩固疗效,适用于脾胃虚寒之胃痛(《同上》) 五、其它疗法
1.中成药
(1)气滞胃痛冲剂(曙光牌,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每次lOg,1日3次,开水冲服。用于肝气郁滞引起的胃脘痛。
(2)虚寒胃痛冲剂(曙光牌,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每次lOg,每日3次,开水冲服。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脘痛。
(3)阴虚胃痛冲剂(曙光牌,辽宁本溪第三制药厂):每次lOg,每日3次,开水冲服。用于阴虚引起的胃脘痛。
(4)三九胃泰(999牌,深圳南方制药厂):每次1袋(209),每日2次,早、晚各服。用于气滞引起的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5)藿香正气软胶囊(回生牌,天津达仁堂制药厂):每次2~4粒,1日2次。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头痛昏重。
2.单验方
(1)棉花籽20g,用水3杯,煎成1杯,加黄酒半匙温服。治疗气滞胃痛。
(2)绿萼梅、好茶叶各6g,开水冲茶服。治疗肝胃气痛。
(3)桃仁、五灵脂各15g,微炒为末,面醋为丸,如小豆粒大,每服20粒,温开水送下,孕妇忌服。治疗瘀血
胃痛验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