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弗里奇报告》背后
王周扬
摘 要:《贝弗里奇报告——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以下简称《报告》),是社会保障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它对英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进程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以《报告》为蓝本发布社会保险白皮书,并制定一系列法律。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向全世界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福利国家,距离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开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347年。今日重读《报告》,试图结合《报告》的内容与其背后的时代背景,探索当时英国福利制度建立的影响因素,以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贝弗里奇报告》;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影响因素
1941年,英国成立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着手制定二战后的社会保障计划。经济学家贝弗里奇爵士受委托出人委员会主席,负责对当时的国家社会保险方案及相关服务进行调查,并对战后社会保障计划进行构思涉及,提出具体建议和方案。第二年,贝弗里奇提交了题为“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的报告,这就是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这份报告,不仅对英国乃至全世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也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不可忽略的重要文献。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报告》的指导下,英国建立现代福利国家实行,对国民实施“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保障”。是什么原因导致英国从以“补缺式”的社会救助为主的济贫制度跨越式地转向全面完善的福利国家制度呢?我们重读《报告》,并结合其时代背景,探究其中的影响因素。
一、《贝弗里奇报告》与英国福利制度建立的影响因素
(一)经济能力的决定作用
经济能力或者生产力水平决定着社会保障制度的水平。《报告》第444—447段通过调查指出,当时的英国虽然饱受战争的摧残,但仍旧有能力来为其国民通过收入再分配满足基本需要,战前的英国社会物质财富就已丰富得可以避免真正的贫困。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曾拥有最广阔殖民地的国家,凭借其战前的资本输出和殖民掠夺,迅速积累了巨额财富迅速提高,居于当时的世界霸主地位。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对英国的国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创伤,但战后英国工党的国民经济政策效果显著和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在1948年就恢复到战前水平并持续繁荣。1914年的预算(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最后一个预算)所得税、超额累进所得税和遗产税的收入都有所增加。直接税的扩大不仅为1914—1918年的战时财政而且也为战后的预算提供了强有力的财力支持。《报告》第四部分在讨论资金来源问题时,也设想了社会保障资金主要采用税或费的方式进行收缴。二战后英国继续实行高额所得税并增加税种,同时伴随着经济的恢复和繁荣,为政府财政支持《报告》所设想的福利计划和福利政策的实施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二)政党政治、社会需求与普选权的推行
英国福利制度的建立不仅受经济的作用影响,也是各种利益集团、政治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报告》本身由政府要求进行的调查和战后保障计划的设计构想,英国不管部部长、国会议员阿瑟·格林伍德委托贝弗里奇完成,并要求政府各部委全力协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工党艾德礼当选英国首相。工党是英国工人阶级运动的产物,并深受费边社会主义的影响,纵观
《贝弗里奇报告》背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