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开发
【摘要】: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方向。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在分析行业领域的基础上,对学习领域进行描述,最后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其具体化,完成了对《电子商务概论》课程内容的重构,实现了教学方法的转变,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关键词】:工作过程行业领域学习领域典型工作任务学习情境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电子商务概论》是财经商贸类职业学校各专业的基础课程,共需72学时,课程的学习目标是:使各专业学生(电子商务专业、物流管理专业、会计专业、铁路管理专业、商务英语专业)了解电子商务的基础知识、原理,学会电子商务操作的基本方法、技能,掌握各种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在信息时代,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和思想从事商务和营销活动的能力。本课程除了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能力及方法能力,使学生学会与人沟通,进行团队协作。
目前,我国互联网用户已经突破3亿。互联网已从最早的娱乐时代转向商务应用时代。因此,我国的经济发展急需大批素质高、技能熟练、适应信息化环境的技能型商务人才。但目前大部分在讲授该门课程时,并没有以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为依据,而是单纯的将相关内容人为割裂,再加上涉及的知识体系较多,使得很多学生学完该课后并没有掌握应有的技能。因此,笔者尝试基于工作过程的方法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重构,以期望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
二、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已成为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热门话题,其实质在于课程的内容和结构不再追求学科结构的体系,而是工作过程的系统化。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开发过程,是一个伴随学科体系的解构而凸显行动体系的建构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课程,它强调学生以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各项实践行动中的最新知识、技能和技巧。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始终都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对应,学生在完整的工作过程中思考和学习,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促进关键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社会,并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1、设计理念
《电子商务概论》的课程设计打破原有的学科体系,以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电子商务业务流程的工作过程为导向,遵循“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的指导思想,以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边界,以工作过程为课程内容的组织逻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工作任务为课程目标,以工作过程的行动导向为课程的实施原则,实现重组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法、改变学习情境,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1)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内容设计。目前,我们所使用的《电子商务概论》的教材其学科体系特征较明显,课程内容理论多而实践少,所培养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较好适应企业岗位需要。因此,课程内容的设计应体现能力本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基于企业工作流程进行系统化设计,打破原有的以理论为主的内容结构和课序,重构教学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相应的知识、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现其内容的先进性、典型性、适用性、拓展性,培养学生在复杂的工作过程中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综合职业能力。
(2)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设计。以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开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