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玄奘法师年谱-word资料(精).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玄奘法师年谱刘汝霖法师名玄奘,俗姓陈,本名袆,颍川人也,汉太丘长仲弓之后。高祖湛,魏清河太守。曾祖钦,仕魏为上党太守,征东将军,南阳郡开国公。祖康,以学优登仕齐,任国子博士, 转司业,又转礼部侍郎,食邑河南,子孙因家于此,遂为缑氏人矣。父惠,英洁有雅操,早通经术。形长八尺, 美眉明目, 裒衣博带, 好儒者之容, 时人方之郭有道﹔郡举孝廉, 拜陈留令,又迁江陵。后隋运将衰,遂息缨冕之心,结薜罗之志,识者高之。生四子,次曰素, 出家法名长捷,法师其季也。法师形长七尺,身赤白色,端严若神,美丽如画,音词清远,言谈雅亮,听者无厌。或处徒众,或对佳宾,一坐半朝,身不倾动。服尚干陀,裁惟细□,修广适中,行步雍容,直前而视,辄不顾眄。精厉晨昏,计时分业,虔虔不懈,专思法务,言无名利,行绝虚浮。曲识机缘, 善通物性, 少年国内求法, 中年西域求法, 归国以后, 则专以译经为事, 服勤至死。共译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第一少年求法时期法师幼怀贞敏, 早隶玄籍, 年未志学, 即悟妙道。又负笈从学, 游方请业, 周流燕﹑赵之地, 历览鲁﹑卫之邦, 背三河而入秦中, 步三蜀, 而抵吴﹑会, 弱冠方过, 已足迹遍天下, 尽识名僧, *** 之在中国者,俱了然于心矣。隋文帝仁寿二年壬戌(六○二) 法师生。法师初生也, 母梦其着白衣西去。母曰:“汝是我子, 今欲何去? ”答曰:“为求法故去。”此则游方之先兆也。按法师之生年, 议论纷纭, 莫衷一是, 各书记载, 互相歧异无论矣, 即一书之中, 亦往往自相抵牾。今分志各不同之记载如下: 一﹑六十九岁说是说见于刘轲大遍觉法师塔铭。而轲之撰铭,明言根据慈恩传,则此处盖即根据显庆五年条下之六十五岁, 而推算麟德元年为六十九岁也。然传中只言是年起首翻大般若经耳,其余各事,则总括于数年之内,未可俱以显庆五年当之也,且由此上推, 与他种有关法师年岁之记载,无一相应,则刘氏之误,不待言矣。二﹑六十五岁说是说见于唐释道宣之续高僧传,道宣固亲见玄奘者也。以常情而论,同时之人,记其所习见者之事,似可无误矣, 然以今观之, 则常人对于所交游者之年岁, 往往忽而不察。然其人若于某岁发生一可纪念之事, 则其年岁, 常能深印于心而不忘, 此又人情之所同也。以今度古, 当亦如是。今观法师可纪念之事有年岁可考者凡三:(1) 出家之年,(2) 于成都受具之年,(3) 出游西域之年, 然皆与六十五岁说不相应,可以知其误矣。(旧唐书本传谓法师卒时年五十六,五十六当即六十五之误倒。梁任公以本传载法师六年卒, 谓为显庆六年, 因讥唐书之误, 非也。盖本传所谓六年者, 乃接上句“乃移于宜君山故玉华宫”而言。按慈恩传, 法师于显庆四年移于玉华宫,至麟德元年卒,适为六年。则尚与续传合也。) 三﹑六十三岁说是说见于冥详玄奘法师行状。余按是说最为可信, 其证有四: 续传﹑行状皆载武德五年年二十一, 慈恩传谓是年年满二十, 亦即二十一岁也, 与六十三岁说正合, 证一也。慈恩传谓出游时年二十六岁, 今已考出贞观三年为元年之讹( 详见后考证), 则贞观元年二十六岁, 正与六十三岁说相应, 证二也。塔铭载年十三出家于洛, 慈恩传又载受度时使人大理卿郑善果奇之。按隋书考之, 大业十年, 善果方在东都, 是时法师十三岁, 则正与六十三岁说相合, 证三也。在高昌上启有云: “负笈从师,年将二

唐玄奘法师年谱-word资料(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10425938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