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广印光法师文钞》简体标点本校勘记一、略述 1、缘起 1999 年下半年。传修法师于苏州西园寺利用微机室条件,由一些发心居士录入《印祖文钞》,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四校工作。不久由于因缘不具足。传修法师于 2000 年春。常住于上海圆明讲堂。于从事圆明讲堂整理圆瑛法师电子资料之时。录入释广定编《印光大师全集》( 台湾佛教出版社发行)。并组织圆明讲堂临近居士校对。由于常住事务较多。进度极为缓慢。故 2001 年夏,根据文印师姐之提议, 经与传修法师商量后,由净土专页( )及佛教导航() 等佛教网站共同发起。倡校印祖文钞及其他相关著作。此倡校书发出后。陆续有多人加入。据此。校对工作由文印居士总负责安排。最后一校由北京张景岗居士负责。加入者分散于全国各地。均通过 Email 联系完成校对。 2、校对所采用的方法: 校对据原传修法师于西园寺完成之文钞电子版。由文印净土经论校对小组进行普通校对。普通进行过七八遍。最后一校由北京张景岗居士负责。先经过普通校对一遍、语音校对(即一边听电脑朗读,一边对照校对底本)二遍,并与“报佛恩网”本对比,及与《嘉言录》逐句参校。在《文钞》所引经典及引文出处的查证过程中,利用 Google 搜索引擎、电子版《佛学大词典》及 cebta 电子大正藏、中华佛典宝库等(此部分工作亦由张景岗居士完成) 3、成果: 目前已完成的增广卷文钞校对本前后校对过十三次之上, 在准确性上应可视为同类版本的最善本。所发现的原本文字错误列入校勘记录清单中。(附于此校勘记之末) 4、增补情况: 目前已完成的增广卷文钞校对本据《印光大师全集》第一册的初版影印本,补入了灵岩山一九九○年重版本因故隐去的所有原版文字。(不详列) 5、参阅辞书: 目前已完成的增广卷文钞校对本采用在中国大陆通行的现代汉语简化字,在确定用字时,主要参阅的辞书有: ①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9 年版《辞海》②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③商务印书馆《新华字典》④四川及湖北辞书出版社《汉语大字典》⑤中华书局《中华大字典》等一些仍难以确定的用字,则主要参考了《论语》等经典的用字。例如: “孝弟”的“弟”,按照《论语》用法仍用原字,未改为“悌”。“億”,作“推断、揣测”之义时,原拟直接用“亿”(《论语· 先进篇》“亿则屡中”), 后因其字在现代汉语中(如《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所释)已无此用法,故据《论语· 子罕篇》“子绝四,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杨伯峻《论语词典》“意, 同億, 凭空猜想。”) ,及查《汉语大字典》“意”字条目,引郭庆藩《庄子集释》: “意, 度也。与億同。”《宋史· 赵普传》:“一日, 大雪向夜, 普意帝不出。”又查《中华大字典》“億”字条目,第三条:“度也。《论语· 先进》‘億则屡中’,《汉书· 货殖传》作‘意则屡中’。按‘意’为正字,‘億’乃假字也。”据此, 确定《文钞》中其简化字为“意”。(仅在《复郦隐叟书》“丹家不知所以,妄億是精气神之所炼耳”一处改作“臆”。按: 此字一般不应作“臆”,因“臆”字常含贬义,阅《文钞》中“臆”字用法即知。) “因该果海”的“该”,为“具备、包含”之义, 《新华字典》及《现代汉语词典》均指“同‘赅’”, 但经反复斟酌仍用原字, 未作改动。相似情况颇多,不再一一列出。 6、内码情况: 目前已完成的增广卷文钞校对本, 基于大陆通用之
增广印光法师文钞-word资料(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