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无”和佛家的“空”到底什么意思?
许多朋友问我,道家的无是不是没有的意思,我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回答。这里的无,说没有吧,显然是不对的,说有吧,也是不对的。于是有人就急了,到底有还是没有,指的又是什么意思?思虑再三,我觉得用《道德经》中的第十一章“以无为本”来解释比较好。原文如下: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为了让大家更加明白上面这段话的意思,我先来解释下,什么是车辐、车毂,所谓的车辐就是连接车轮和车毂那一条条线就是车辐,所谓的车毂就是车轮中心固定车辐的那个圆。其实车辐和车辐之间都是有间隔的,人们之所以没有把车轮弄成实心的,而是选择用车辐连接车毂就是为了将车轮承受的压力平均分散到几十个不同的车辐上。车轴就是连接两个轮子的圆柱体,同时也叫车桥。车毂中间有个中空的圆,正是有了这个圆才能让车轴插进来,也正是因为是个圆有了“无”这个空间车轮才能转动起来。也只有车轮转动起来时整辆车才有了价值。这就是,“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的意思。后面的“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就更好理解了,意思是,盛水用的陶器,也就相当于水杯一类,中间是空的所以才有价值。至于“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意思是,屋子只有用四面墙围起来,中间是空的才有屋子所具备的价值。说到这里我想很多人已经理解道家所谓的“无”,以及佛家所谓的“空”的意思了。但这也只可意会,很难直接言传,它表达的也并非仅仅是“空间”这个意思,有点类似于我们的国粹山水画中留白的意思。其实,人生中的遗憾以及我们所失去的很多东西就如同画中的留白一样,可以让一个人体悟许多平时难以领会的东西,只要学会适当给自己“空间”,学会去“留白”,你会发现人生中还有许多变化和希望,有着可以任人驰骋的空间。我不知道大部分人是否能明白我所表达的意思,我所注重的并非所谓的“无”和“空”,有点类似《心经》里所说的“无智亦无得”。这是一种空灵的体悟,犹如山水画中的留白可以让人有着想象的空间,体会山水灵性中那中空灵、高远的魅力。相对来说,更接近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我相信
道家的“无”和佛家的“空”到底什么意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