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山东版) 三年级下册23课《九寨沟》第二课时
二、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对三下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会字词,读通课文已经不是最大的难题。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反复练习,估计学生能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内容。但三年级的学生真正要品味语言领悟写法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把“品味语言领悟写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层层推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加深认识,并能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材分析
《九寨沟》是山东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课,这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教学本单元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12个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神奇、倒映、宛如、眨巴、机灵、清澈见底、色彩斑斓
、五彩缤纷、若无其事、诗情画意、人间仙境”等词语;
3、了解九寨沟美丽的自然景色。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四)过程设计
1、回顾旧识,导入新课
师:(播放《神奇的九寨》这首歌)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歌声,我们再次来到了神奇的九寨沟,上节课我们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对课文有了大体的了解,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描写了九寨沟的美丽与神奇?
(学生可能会说得比较具体详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归纳概括并板书:迷人的景色 珍稀动物)
(设计说明:播放《神奇的九寨》这首歌,把学生再次带进那神奇的童话世界,让整个身心都陶醉在这种美妙的音乐声中,学生在享受音乐的同时,脑中浮现神奇的画面,也就会情不自禁地融入到那美丽的情景中。学生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思路顺畅了,自然而然过渡到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2、内化语言,朗读感悟
师:著名作家巴金爷爷用他诗一般的语言,画一样的手法,把九寨沟描绘得美仑美奂,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细细地品味品味。
(1)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小声读第三自然段,在这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中,你最喜欢哪处景色?想想为什么喜欢?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在交流时,不一定是先说哪种景物,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
A 、雪峰
生:我喜欢九寨沟的雪峰,因为雪峰很美。
师:你能把描写雪峰的那句话读出来吗?
师:其他同学还从他的读中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还感受到雪峰很高
师:真棒,你们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它很高,很美?
生:插入云霄、银光闪闪
师:谁能再把这句话读出来?(找学生读一读)我们来看一下,那里的雪峰跟你想象的一样不一样?
(演示课件:雪峰的样子)
师:谁能再把你刚才看到的及感受到的通过读表达出来?(学生读这句话)
B 湖泊
(描写湖泊的句子有三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酌情处理)
生:我喜欢湖泊,因为湖泊很美。
师:你从哪句话体会出它的美?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学生读)读出了“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这句话。
师:其他同学从他的读中还体会到了什么?从
《九寨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