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马”奇袭凯门兹机场
对于德国空军的大部分作战单位来说,1945年4月意味着即将解脱。盟军和苏军的东西对进势如破竹,只剩下对柏林的最后一击,值此末日时刻,许多德国飞行队已不复秩序而不再投入积极的作战。不过驻扎在德国东部地区的第77攻击机联队却在这月的17日平白地又受到一记重创,在二战结束前夜遭遇到联队建制史上“最悲惨的一天”。 缩水一半的联队
随着战事的进行,德军又编成了几个新的攻击队联队,而之前担纲对地攻击主要任务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联队,亦陆续交出手中的“斯图卡”而换装新的攻击机型,从而变身为攻击机联队。
第77攻击机联队便是这样产生的,它的前身是第77俯冲轰炸机联队。该部于1943年10月18日开始实施整体转换,在接收了专事对地攻击的Fw 190F飞机后,便恢复在东线的参战,这支部队一直和苏联的坦克和装甲车缠斗不休,直到二战的最后一个年头。
尽管实力已经下降到满编数的一半左右,联队的士气却还算保持得可以。联队长曼弗雷德・莫辛格中校和第3大队长格哈德・斯图曼上尉都是久经战阵的人物,在维系部属关系方面都做得挺不错。而且第3大队还有一份独特的骄傲:该部拥有两位骑士铁十字勋章得主。
1945年的冬去春来之际,在东战场苦战的第77联队不断向西撤退,驻地换了一个又一个,终于来到德累斯顿地区。尽管德国的宣传机构还在尽量鼓吹少得可怜的胜利消息,联队里的人们都很清楚,现在各条战线上传来的实际上都是坏消息。
不过偶尔也有令人兴奋的事。比如第9中队在3月3日率先迎来了一种新飞机,那就是号称Fw 190F攻击机系列中最强型号的F-8。F-8是以Fw 190A-8战斗机为基础改进而成,发动机增压器出口经过改装,当飞机在1 000米高度以下时可以在短期内提升发动机的功率。这种型号的机腹和机翼有多达8个挂载点,挂弹能力随之显著提升。F-8全系从1944年开始量产,最终成为Fw 190 攻击机型号中产量最高的一种。
新飞机的特殊之处在于可以挂载号称“装甲闪电”的80毫米火箭弹。在此之前,德国攻击机使用过名为“装甲克星”的88毫米反坦克火箭弹,这种火箭弹采用空心装药战斗部,以双联装方案挂于机翼下,由载机在距离目标100~150米远处发射。不过“装甲克星”存在射程有限和精度不佳的缺点,而新问世的“装甲闪电”据说在性能上实现了大幅提升。
继第9中队之后,第3大队的另外两个中队也陆续接收了Fw 190F-8,而到了4月17日上午,随着一道出击命令下达到凯门兹机场,这些新飞机和新火箭看来有机会一显身手了。
原来,苏军在前一天开始对柏林发起最后的总攻,在凯门兹以东60千米远的战线上,由伊万・科涅夫元帅指挥的第1乌克兰方面军的坦克和步兵洪流正朝着第三帝国的首都迅猛推进。第77联队接到的命令就是尽全力阻击当面苏军的推进。
尽管谁都清楚同盟国阵营的胜利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命令就是命令――从这天的中午开始,地勤人员们纷纷忙碌起来,为待命出击的飞机加油挂弹,等待下午的预定出击时刻的到来。 “野马”现身
正当德国的攻击机飞行员们在任务室里全神贯注地听取着上级的行动简报,把目光都盯着东线――其实这时候已经无所谓东线西线了――之际,他们压根没有想到,有一群来自西面的敌人已经悄
“野马”奇袭凯门兹机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