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7课解放战争学案.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7课解放战争学案
第 2 页
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一历史 编写人: 刘洋 审核人: 孙阁辉 审批人:
【学习目标】
通过预习教材第一子目和资料补充1和2,掌握重庆谈判的原因、《双十协定》、政协会议。
通过阅读教材第一、二子目,知道解放战争的过程(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
通过阅读教材第三子目,知道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学习重点: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三大战役的胜利义、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学习难点: 重庆谈判的原因、土地改革运动的作用。
【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
预习教材第一子目和资料补充1,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策略的原因?
阅读教材第二子目,梳理解放战争的过程。
战略防御:
战略反攻:
战略决战:
渡江战役:
3、结合课本79页学思之窗,思考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
4、阅读教材第三子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是什么?
【资料补充】
1、抗战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抗战胜利后,由于共同的敌人日本帝国主义已经被逐出中国,国共之争再次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国内的阶级矛盾逐渐上升为社会的主要矛盾),人们担心内战在中国重演。
各民主党派提出“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口号,认为抗战胜利后,是“中、民主的国家成为战后中国人民的心愿。
此时的蒋介石仍未放弃消灭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的意图,但蒋对全面内战也有顾忌:一是经过十四年抗战,全建设国家,包括民主党派甚至国民党内部均有人反对战争;二是国民党政府的精锐军队抗战期间大都退到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要迅速开赴共产党控制区前线还需要有一段时间。权衡利弊之后,蒋介石在调兵遣将的同时,亦发动和平攻势,于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连续三次电邀中共领袖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抗战胜利后的国际形势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崛起的美国,倚恃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由美国主宰的世界秩序。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表面上保持独立,实际上听命于美国的中国,以便“遏制”苏联。从这个目的出发,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起,美国的对华政策由“援华抗日”转变为“扶蒋反共”。
第 4 页
3、重庆谈判斗争的焦点
在军队问题上,国民党处心积虑地要取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深深认识到,没有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但为了争取和平,共产党在谈判中作了必要的让步。中合理地整编全国军队,表示中共领导的军队可以大量消减。当时人民军队人数已超过1百万,共产党方面提出改编为48个师,而当时国民党的军队为263个师。但国民党方面断然否定中共的提议,苛刻地要求“中共军队之组编,以12个师为最高限度”,甚至要求共产党“交出军队”。
关于解放区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解放区民主政府的存在是革命发展的结果,它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谈判一开始,共产党方面就提出“承认解放区及一切收复区的民选政府”,但国民党方面则表示“承认解放区绝对行不通”,将解放区斥之为“封建割据”。
争论最激烈的军队和解放区问题一直悬而未决。
【随堂检测】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 第四单元 第17课解放战争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unny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1-11-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