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时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理解时间”这个教学内容的编排,是用5分5分数的方法来读取时间,并 通过实际的操作,知道1时二60分。与一年级上册的内容联系起来看,教材对时 间的理解是按照从特殊到一般、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编排的,这样的编排既符合 儿童的认知规律,也符合平时人们看表读时间的经验与习惯。
学情分析:
“理解时间”这个内容的教学是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学习了 “理解钟表”的基 础上实行学习的。通过以前的学习,学习已经掌握了钟表即时间的一些知识,如 知道钟面上有时针、分针;有12个数字;有12个大格,有60个小格等,并己 经掌握了如何看整时和半时。相信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学生掌握并不会感到十分 的困难。
设计理念•
本节课祐教学设计,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在直观中来表现知识
在教学时,使用多媒体直观地演示,通过看钟面上的阴影部分,用5分5分 数的方法读取时间,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教学1时二60分时,让学生自己拨 钟,通过直观形象的实物操作,就能对时与分的关系一目了然。
二、 知识的表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注意结合生活实际,使学生利用自 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如在巩固练习环节用小方一天的活动安排读写 生活中的时间。结合上课时间40分,加一个大课间20分,让学生感知一时有多 长。用一分钟的价值,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一分钟能做哪些事。教育学生珍惜时 间。最后由下课时间(9:40)实行结束本节课的教学,使教学更加完整。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81页例1及“做一做”第 1题、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准确读、写钟面时刻,知道1时=60分,初步建立时间观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进一步提高抓紧时间、 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二60分。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钟,学生准备小闹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猜谜语引入时间观点。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谜语,考考你:小小骏马不停蹄,日日夜夜不休息, 蹄声哒哒似战鼓,提醒人们争朝夕。这是什么?(钟表)钟表能够告诉我们什么? (时间)
2、复习整时和半时 媒体出示钟而,教师提问:现在钟面是什么时■间?(8:00)教师提问:你怎么知道 的?(时针指向8,分针指向12,就是8时)媒体出示下一个钟面,教师提问: 现在钟面是什么时间? (6:30)教师提问:你怎么知道的?(时针指向6和7中 间,分针指向6,就是6时半)
导入新课。
整时和半时我们上学期就理解了,但生活中的时间可没这么简单,钟表上除了整 时和半时还有许多其他时间,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理解时间。揭示课题。《理解 时间》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学习中培养他 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热情尤为重要。本节课开始由一个谜语引入,紧紧抓 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感到数学并不神秘, 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更激起了他们的探索新知的欲望。】 二、新授
理解钟面。
要理解时间,我们先要理解钟面。
媒体出示钟面,教师提问:钟面上有些什么?(12个数、时针、分
《理解时间 》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