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龙源期刊网
世界风险社会语境下中国的社会风险再评价
作者:刘 江
来源:《消费导刊 理论版》2008年第10期
[摘 要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对人为因素导致的跨国困境以及未来社会 表示了担忧。近二十多年来所发生的系列跨国公共安全事件也部分印证了这一判断。但也有学 者对风险社会理论的假设条件、原因及影响结果提出了质疑。本文基于恩格尔对风险社会理论 假设的批评,从风险维度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在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社会风险和弱化风 险的条件。
[关键词 ] 风险 风险社会 风险分布 风险维度 科技创新
作者简介:刘江( 1971—),男,北京物资学院劳动人事系讲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 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博士生,研究方向:公共管理与技术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被称为是一个 “美丽而可怕 ”的世纪。虽然二十世纪的生产力比以前全部生产力的 总和还多,但是进入八十年代之后,一系列涉及公共安全的冲击波频频向自视更加文明的现代 社会一浪接一浪地袭来。比如人类工业活动所造成的气候变暖,臭氧空洞扩大、切尔诺贝利核 电站爆炸、英国的疯牛病危机, SARS 事件, “”件、金融危机等。于是,掌握了世界话 语权的发达国家的一些学者开始了新一轮反思。其中一位代表性人物是德国学者乌尔里希 贝
克 (Ulrich Beck) ,他在《风险社会》( Die Risikogesellschaft )一书中首先提出了风险社会理 论。不幸的是,当今现实社会中的诸多事件不断为这一理论提供新的注脚。思想界不得
世界风险社会语境下中国的社会风险再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