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叶大中学《野望》《黄鹤楼》知识点.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重点字词:( 1)徙倚:徘徊 ( 2)犊:小牛,这里指牛群 (3)禽:泛指猎获的鸟兽
1. 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 , “薄暮”点明时间 , “望”字 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 , 表现出哀伤的情
感, 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 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 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 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
颔联写总写秋色 ,是静景、远景 , 颈联写牧人与猎马 , 是动景、 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 ,光与色 ,远景与近景 , 静态与动态 , 搭配得恰到好处。
3. 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 ,赏析颔联。 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 ,树叶枯黄 ,更
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景象 , 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 情怀。
4. 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 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 , 彷徨苦闷 , 找不到精神归宿 , 又 没有真正的知己 ,所以只得“长歌怀采薇” ,即放声高歌 , 追 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 , 引为神交密友。
5. 第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
描绘了一幅满天秋色 (江天寥阔、山清水秀 , 水波清冷 )、峰 峦叠嶂的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6.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五言律诗通过描写山野秋景 , 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氛围中 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绪 , 抒发了惆怅、孤寂的情怀。
7. 颔联和颈联运用何种手法 , 描绘了怎样一幅景象 ? 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 , 到处是一片秋色 , 山川笼 罩在夕阳的余晖中 , 越发显得萧瑟。静谧的背景之上 ,牧人驱 犊归家 ,猎人满载而回 , 似乎兴致盎然。牧人与猎马的特写 , 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 , 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 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 , 光与色 , 远景与近景 , 静态与动态 , 搭 配得恰到好处。
8. 诗人在诗中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 首尾两联抒情言事 , 中间两联写景 , 借景抒情 , 表现了百无聊 赖的彷徨心情和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人的落寞心 绪。
9. 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首联点明躬耕归隐身份 ,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 ; 尾联 表明在现实中难觅知音 , 孤苦无依 , 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 , 和 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10. 颔联和颈联在写景方面的特点。 颔联和颈链主要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 颔联写远山近树 , 一片秋色 ,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苍茫静穆 , 颈联写牧人 和猎马的出现 ,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 ,动静结合 ,描写了一 幅略显苍凉的田园牧歌式的山村秋晚图。
11. 诗人在傍晚野望时 , 描绘出了怎样的景色 ?用了什么手法 ? 日暮时分 ,站于东皋极目远望 , 视野十分开阔。秋的手掌抚过 每一株树木 ,黄叶纷飞层林尽染。落日西沉 ,红霞映天 ,余晖 铺洒在每一座山头上 , 天地被渲染得一派静穆和安详。 放

叶大中学《野望》《黄鹤楼》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国霞穿越
  • 文件大小26 KB
  • 时间202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