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导小学生语言积累
语文教学担负着积累语言的任务,下面就如何丰富学生语言积累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朗读中积累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途径。教学应以读为本,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理解,在理解中读,反复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滋味,读出情趣,从而读有所值,读有所得,在读中自然而然地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叶圣陶先生曾把有感情的读称为“美读”,并指出,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在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因而,教师要注意引发学生在朗读中动情、生情,主动积极地积累语言。《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景美文美,它以优美的笔触,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绚丽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并且让学生观看西沙群岛的相关图片,激发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热爱向往之情。在此基础上配乐读,表演读,反复诵读,在读中理解西沙群岛的特点,在读中想象西沙群岛的美景,在读中欣赏美丽壮观的图画,学生心通其意,必有身临其境之感,将自己融入优美文字之中,就在感情朗读中顺理成章地积累了语言。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少”字的含义有二:一是读的少,二是记住的少。语文教学中,要让学生多读点,多积累些,天长日久,待到说话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巴金先生也曾说过:“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子里面了。虽然我对其中的任何一篇都没有好好地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东西至少可以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回事。”巴金先生的话给我们的启发是很深的。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的积累。
二、品析中积累
在品析鉴赏中积累语言,就是要学生不能浅尝辄止,而应在好词佳句的鉴赏中,深化认识融会贯通,把握实质将范文中的语句化为己有 。如《大海的歌》一课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只见海港两岸,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飘着各色旗帜的海轮有如卫队,密密层层地排列在码头两边。”我稍加了一下修改,改成了“只见海港两岸, 装卸吊车的巨臂上下挥动;海轮排列在码头两边。”读句子,说说这两个句子哪句好,好的句子哪些地方写得好,好在哪里。教师先让学生自读这些句子,然后从句中描绘景物、用词造句等方面入手,引导想象,品词析句,体会海港兴旺、繁忙地壮观景象和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如 “钢铁巨人一般的装卸吊车有如密林,数不尽的巨臂上下挥动;”可先指导学生从装卸吊车的高大、数量入手,想象朗读,品味描述装卸吊车样子的词语:“钢铁巨人”体会想象它的高大、“有如密林,数不尽”,体会想象它数量的多,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写作方法。这样,学生在品词、品句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这些好词佳句记忆在脑,丰富了自己的“语言仓库储备”。
三、说话中积累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如教材中的略读课文,文章语言文字优美,但不做重点讲读,我就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摘录到摘抄本上,然后让学生反复默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自己的理解和课文中的语言组织在一起,向同学介绍你最喜欢的地方。说前让学生把说的内容列成提纲,介绍时尽量用上自己摘录到的
如何指导小学生语言积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