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一、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年齡在13—14岁之间,他们活泼、好动,是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判逆性等性格交织在一起的时期,古文显得单纯热情、可塑性强,但自我抑制能力弱,注意力易分散,喜新猎奇;此阶段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时期,协调性和灵敏性不够,力量和耐力较差。
二、教材分析: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中《跨越式跳高》是锻炼身体的一个较好的内容,它技术简单,对发展身体的灵敏,协调性和直肢力量、弹跳力等都有良好的效果。另外,加上使用的场地设备要求不高,在一般学校容易开展;本课为第三单元第三课时,是在上节课建立动作表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动作要领,达到巩固和提高阶段,并在小学跨越皮绳的基础上发展跳跃能力。
三、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和技能:熟练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提高跨越式跳高能力,发展学生协调,灵敏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弹跳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运动兴趣,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自尊自信、团结互相、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策略设计:
本课突出以育人为宗旨,健康为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奥运通往2012”为主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兴趣、自主、创新为语调,发挥体育课多功能的作用。在教学中,采用按兴趣分组和个人水平分层学练的教学方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向奥运健儿学习,为国争光的热情,积极学习,主动参与,寓练于趣,使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提高技术和运动能力,促进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的发展;在技术教学中,采用教师提出目标和任务,按学生个人水平,自主分组,互教互学,互助互练的教学方法。
课前要准备场地和器材,跳高挂图1份。
五、教案
教学内容
1、跨越式跳高 2、兴趣活动 3、游戏
学习目标
1、提高跨越式跳高能力。
2、发展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
运动兴趣。
3、培养创新、协作精神。
场地器材
1、蓝球场一个,跳高平地一块。
2、跳高架4副,跳高平4根,体操垫8张,跳高挂图1份,长跳绳3条,小足球4只,实心球6只,矿泉水瓶(装上沙)20个,录音机一台。体操棒49根。
教学顺序
棍棒操→(跳高⇔兴趣活动)→游戏→放松动力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练习
一
8′
1、培养优良的组织纪律性,集中注意力。
2、充分活动身体各部分关节,提高学习兴趣。
3、运动量由小到中。
1、课堂常规
2、队列练习:错肩行进。
3、棍棒操:
①伸展运动
②踢腿运动
③体转运动
④体侧运动
⑤全身运动
⑥跳跃运动
4、跨越棍棒
1、教师提出课的内容及目标。
2、发口令。
3、带练棍棒操。
4、示范。
5、配音乐。
1、学生集队。
2、队列练习错肩行进。
3、集体练习棍棒操。
4、自由组合,2人为一组,跨越棍棒。
二
10′
1、提高跨越式跳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运动量由中到较大。
跨越式跳高的练习
1、出示教学挂图
2、提出练习目标
3、巡回指导
1、自由学练,依个体水平选择高度的练习。
2
跨越式跳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