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第一页,课件共56页
肯達爾
Edward Calvin Kendall
(1886—1972)
美國Mayo Clinic
糖皮质激素的问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时代
賴希斯坦因
Tadeus Reichestein
( 1897—1996)
瑞士巴塞爾大學
亨奇
Philip Showalter Hench (1896—1965)
美國 Mayo Clinic
糖皮质激素在药物研究和临床治疗历史上
具有里程碑意义
1950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第二页,课件共56页
内 容
糖皮质激素来源及分类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禁忌症、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
第三页,课件共56页
糖皮质激素来源
• 天然的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al hormones)
肾上腺皮质细胞利用血中胆固醇合成 C 21甾体
属于类固醇激素 ( 甾体激素 )
• 作为药物,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分为两类:
与天然结构类似的化合物
对天然产物进行改变结构的化合物
第四页,课件共56页
糖皮质激素分类
√ 按合成激素的结构分类:
类似天然的糖皮质激素
氢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皮质醇)、可的松(cortisone, 考的松,皮质素)
人工合成并改变结构的糖皮质激素
泼尼松(prednisone,强的松)
泼尼松龙(prednisolone,,强的松龙,氢化泼尼松)
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甲基强的松龙,甲强龙)
曲安西龙(triamcinolone,去炎松)
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曲安缩松)
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氟美松)
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
帕拉米松(paramethasone)
氟西奈德(fluocinolone acetonide,氟轻松,肤轻松)等
第五页,课件共56页
人工合成的糖皮质激素的特点
• 与血浆皮质激素结合球蛋白(CBG)结合较少,游离部
分多
• 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的能力强于天然氢化可的松,
如曲安西龙、倍他米松、地塞米松分别较氢化可的松
强2、5、7倍
• 在血浆和组织中的半衰期较长,作用较持久
• 生物活性较天然糖皮质激素强,增强了抗炎或免疫抑制作用,减轻了水、钠潴留等不良反应
第六页,课件共56页
糖皮质激素分类
√ 按作用持续时间分类
• 短效药物
氢化可的松和可的松,作用时间为8-12小时
• 中效药物
泼尼松、泼尼松龙、甲基泼尼松龙
作用时间为12-36小时
• 长效药物
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作用时间为36-54小时
√ 按给药途径分类
• 口服、注射、吸入、局部外用
第七页,课件共56页
内 容
糖皮质激素来源及分类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药理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临床应用
糖皮质激素的禁忌症、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
第八页,课件共56页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生理剂量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维持生命, 影响糖、蛋白质、
脂肪、水、电解质等物质代谢过程及多种组织器官的功能
糖代谢--机体调节糖代谢的重要激素之一
升高血糖的机制:
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
增加肝脏葡萄糖异生作用,提供糖异生所需底物
促进肝糖原合成,增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
减慢葡萄糖氧化分解过程
糖皮质激素过多可出现类固醇性糖尿病,缺乏则可发生低血糖反应
第九页,课件共56页
蛋白质代谢
促进蛋白质分解代谢
抑制蛋白质合成,导致负氮平衡
长期过量的糖皮质激素可引起严重的肌肉萎缩、骨质疏松、伤口愈合延缓,
影响儿童生长
脂肪代谢
促进脂肪分解--
直接或通过增强儿茶酚胺和生长激素的脂肪分解
增加血中游离脂肪酸含量
升高血糖后刺激胰岛素分泌,促进脂肪合成,增加体
内总脂肪量
超生理浓度的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可改变体脂分布,形成满月脸和向心性肥胖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第十页,课件共56页
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