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
主讲人:应村卫生院
翁云飞
本文档后面有精心整理的常用PPT编辑图标,以提高工作效率
学习目标
掌握消渴的定义、辩证分型
熟悉消渴的诊断要点、治法及方药
熟悉消渴与口渴、瘿病的鉴别诊断
掌握消渴的辨证施护
概述
定义
消渴是因五脏禀赋脆弱,情志失调和饮食不节等诱因导致的脏腑阴虚燥热,气阴两虚,津液输布失常的一种疾病,临床以口渴多饮,多食而瘦,尿多而甜为典型症状。
历史源流
殷商时代 ----甲骨文记载“尿病”
《五十二病方》----消渴病症状
《素问·奇病论》----消渴之名
《金匮要略》----首创消渴病治疗方药:肾气丸
《古今录验方》----最早有关消渴病人小便发甜
《证治准绳》---- “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
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
金元四大家
刘完素 --- 三焦分证辨治
燥热怫郁之说
寒凉养肾
张从正 --- 宜低盐饮食
李杲 --- 强调脾胃发病中的作用
强调养血活血以润燥
朱丹溪 ---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是消渴病产生
的内因,“相火妄动”为消渴病的发病
诱因,“去欲生静”是预防消渴病和促
进消渴病康复的重要手段。
病因病机
禀赋不足
饮食失节
情志失调
劳欲过度
脾胃运化失职
肝气郁结化火
肾精亏虚
肺燥胃热俱现
阴津亏虚,燥热炽盛
诱因
禀赋不足
饮食失节
情志失调
劳欲过度
触发
口渴多饮
多食而瘦
尿多而甜
病机归纳
病变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
阴津亏虚,燥热炽盛,阴虚为本,燥热为标
长期发展可变生多证
肝肾精
血不足
热 灼
津 液
阴 竭
阳 脱
脾 肾
衰 败
热 壅
血 瘀
肺 失
滋 润
阴虚燥热
肺痨
痈疽
疥疮
水肿
雀目
耳聋
中风
危症
消渴的中医护理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