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 三国舅拦路打皇亲 杨七郎登擂劈潘豹
北辽兴兵起征尘,侵犯中原踏国门。
安邦幸有杨家将,前仆后继保乾坤。
宋主宠妃误朝政,奸佞自古害忠臣。
千秋功罪分泾渭,评说自有后来人。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驾崩之后,他的弟弟赵光义即位,是为二帝,赵光义沉湎酒色,宠爱谗佞,胸无主见,偏听偏信,是非不分,忠奸不辨。
朝中既有忠臣,也有奸贼。正如俗语所说:忠臣不百不算多,奸贼一个就不少。
当时,朝中的忠臣主要有东平王高怀德、当汝南王郑印、金鞭王呼延赞、丞相王苞和令公杨继业等。他们赤胆忠心,为国为民。
朝中最大的一个奸贼就是西宫国丈潘洪潘仁美。他的女儿西宫娘娘,很受皇上宠爱,潘洪就依仗女儿的势力,在朝中上欺天子,下压群臣。他还有三个儿子:长子潘龙、次子潘虎、三子潘豹。这哥三全都习武,特别是潘豹,力大无穷,武艺高强,潘洪这个老贼,养子不都,纵子会行凶,无恶不做,无所不为。因他是皇亲国戚,文武百官也都怕惹事生非,无人敢管,这一来,弄得纲纪日下,怨声载道。
北辽凉王肖天庆,久有侵吞中原之心,一见大宋朝中奸臣当道貌岸然,认为有机可乘,就将连环战表打到东京汴梁,兵发边关,要夺取宋室江山。
这一日早朝之时,文武百官见驾已毕,分列东西,赵光义神色黯然,说道:“众位爱卿,如今北辽打来连环战表,不知哪位卿家愿挂印为帅去扫来辽兵?”
皇上说完,令公杨继业刚要出列说话,只见从东厢闪出一个,头戴乌纱帽,身穿绣蟒袍,腰横玉带,足蹬朝靴,年纪就在五十来岁,大白脸,三角眼,颏下的胡子往上卷,此人就是潘洪。
潘洪一步三摇走上品级台,撩袍跪倒,磕头口呼:“万岁,臣有本奏!”
“老爱卿,请讲。”
“万岁不必为此事忧虑,臣的三子潘豹武艺超群,胸怀韬略,他若挂帅,定能扫来狼烟,保住大宋江山!”
皇上听了这番话,立时心花怒放,笑容满面:“好,既然如此,朕就命他挂帅。”
皇上刚要下圣旨,丞相王苞急忙出列叫道:“万岁有慢!臣有本奏。”
皇上脸色一沉:“讲!”
王苞启奏:“潘太师保举潘豹挂帅,此事非同一般潘豹的本领究竟有多大,臣等未见,自然心中不安,如果潘豹真是武艺超群,可让他在天齐庙摆立擂台比武招贤,半月内若无人能胜他,臣以为再让他挂帅岂不更好!”
皇上一听,丞相王苞这话说得有理呀!挂帅出征这事关系到朕的江山,还是谨慎为好。于是,下旨传潘豹上殿见驾。
不大一会儿,潘豹便奉召来到金殿,只见他二十多岁下当年,身材魁梧,赤金方脸,浓眉大眼,好不威严!潘豹撩袍跪倒见驾。
皇上说:“朕命你去天齐庙立擂招贤,若半月内无人胜你,就命你挂印为元帅,率领兵将扫来北辽。
潘豹领旨下了金殿。
原来,那潘洪老贼是怕军权落入高、郑、呼、杨几家之手,故而急不可待地保举他三子潘豹挂帅,以操朝内外大权于潘家。丞想王苞挺身而出,提议设擂招贤,因为言之有理,皇上只好准奏,潘洪的阴谋一时未得逞,各位忠良贤臣也松了一口气。
但是,事情玫刚刚开始,还不知以后会如何,众位朝臣都各自怀着满腹心事退朝回府。
按下群臣暂且不表,单说那天波府杨家。老令公杨继业号称金刀将,是一位开国元勋,和夫人佘太君一起,东征西战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家中的七个儿子和一名义子,也都是能征惯战、有万夫不敌之勇的武将,人称七郎八虎。杨家满门英雄,为国为民,无人不知,无人不赞。怎耐令公、太君已经年迈,几个孩子又都性情直爽,好打抱不平,令公怕孩子们性烈惹出是非,平时遇事就尽量容忍.今日朝中之事,令公搁置不下,回到府内,命老官家杨洪把全家人叫到近前嘱咐:”你们给我呆在家里好好地读书习武,谁也不准去打擂招祸!哪个敢去打擂招祸,为父决不宽容!”
众儿女齐声答应:”是.”
令公又吩咐家将宋成和王玉:”七郎生性鲁莽,你们俩在这打擂的半个月内,要把他看官住,如果放走了他惹出祸来,决铙不了你们俩!”
宋成、王玉连忙答应:“是,是。”
从此,两位家将终日寸步不离七郎,且不时好言相劝,深怕七郎惹了祸,自己受到牵累。
这一天,六郎的妻子柴郡主要到南清宫去看望哥哥八王千岁,带着一群宫娥彩女正在十字街上行进,忽听前边有人大喊:“闪开,闪开,谁碰撞马头,要谁的命!”
贴身丫环听了不由得一愣,什么人竟敢这样逞凶蛮横?忙说:“郡主快躲闪吧!”
柴郡主不禁柳眉倒立:“是谁这样不讲理?”话音未落,只见一名大汉骑在马上扬鞭乱打,百姓们慌张地撒腿乱跑,急忙躲闪。
原来,那骑马的大汉是三国舅潘豹,他看见郡主便扬鞭大喊:“喂,你到哪里去?”
柴郡主理直气壮地回答:“本郡主去给八王千岁问安。”
潘豹冷冷一笑说:“柴美蓉,你问不问安我不管,快点儿让路,不然叫你尝尝我这皮鞭的厉害!”
郡主怒气冲冲高声
杨家将全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