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文学文体学视角下的《咏水仙》.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文学文体学视角下的《咏水仙》
摘要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派诗人的代表,也是浪漫主义诗派的开创者。《咏水仙》是华兹华斯的一首抒情诗,不仅描写了水仙花美丽可爱的姿态,还表达了华兹华斯从内心流露出来的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语言前景化特征是文学语言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明显地存在于诗歌和小说语言中,使诗歌和小说具备美学价值,而意象图式也大量地存在于文学语言中。因此,基于前景化特征和意象图式分析《咏水仙》可以为我们解读诗歌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词:威廉・华兹华斯 《咏水仙》 前景化特征 意象图式
一 引言
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浪漫派诗人的代表,也是浪漫主义诗派的开创者。华兹华斯曾就读剑桥大学,热衷于法国革命。华兹华斯喜欢亲近自然,居住乡间,诗歌的主题大多是以自然和人生为主,这与诗人喜爱大自然,厌恶资本主义的文明和冷酷有关。在华兹华斯看来,诗歌应该是强烈情感的自然流露,应该排除一切应景和游戏之作;诗歌应该用平常而生动的真实语言写成,排除一切陈言套语。因此,华兹华斯的诗歌清新深刻、寄情自然、寓情于境,无论长诗还是短诗都能使读者感受到其中的清新之风。
《咏水仙》是华兹华斯的一首抒情诗。诗歌取材于普通的小事,是他在访友归来的途中,经过乌尔华特湖畔时,见到一片又长又宽的水仙花后寄情于景写下的诗。诗歌的主题是咏水仙,不仅描写了水仙花美丽可爱的姿态,还表达了华兹华斯从内心流露出来的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读罢此诗,我们都能感受到诗中的清新和美,也仿佛看到了那一大片水仙花在翩然起舞。
文学文体学属于文体学的范畴,是一门研究文本体裁的特征、范畴和规律的学科,也是一门方兴未艾的综合性学科。文学文体学是语言学的分支学科,从语言学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即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不同语言的文体风格,是文学作品赏析的新视角。在文学文体学视角下分析《咏水仙》,可以为我们解读诗歌提供新的视角。
二 《咏水仙》中的前景化特征
前景化的概念源于形式主义思潮,与背景相对应,后来被布拉格学派进一步发展。在文学文体学中,前景化特征指“以艺术效果为目的偏离”,这样的偏离包括语音、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相等层面。在文学文体学中,语言的常规表达由基本词汇、基本句式和基本的表达手段构成,而前景化特征则脱离了基本的用法,实现了不同层面的变异。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变异的总和就是作品的独特风格。语言前景化特征是文学语言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明显的存在于诗歌和小说语言中,使诗歌和小说具备美学价值。该部分将从语音、词汇和语义层面分析《咏水仙》中的前景化特征。
在语音层面的前景化特征方面,《咏水仙》主要运用了尾韵。尾韵的使用使诗歌语言具备了音乐特质,也使读者在朗读诗歌时感受到了其中的美感和表现力。《咏水仙》属于六行诗体,共分为四节。第一节描写了华兹华斯孤寂时外出散步,遇到了一大片水仙;第二节描写了水仙的千姿百态和争奇夺艳;第三节描写了诗人观看水仙时欣喜异常的心情;最后一节描写了诗人忘却忧伤与水仙共舞的心情。在第一节尾单词的语音中,诗人运用了/d/、/z/、/d/、/z/、/z/和/z/;在第二节中结尾的韵脚是/n/、/ei/、/n/、/ei/、/s/和/s/;第三节的韵脚是/ei/、/i/、/ei/、/i/、/t/和/t/;第四节的韵脚/ai

文学文体学视角下的《咏水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无需盛会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11-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