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爆竹知识培训
第一页,课件共54页
烟花爆竹的概念和主要成分
1、烟花爆竹是以烟火药为原料制成的工艺美术品,通过着火源作用燃烧(爆炸)并伴有声、光、色、烟、雾等效果的娱乐产品,同时又是易燃易爆的危险品。
2、烟花爆竹分为烟花与爆竹:
烟花是指燃放时能形成色彩、图案、产生音响效果,以视觉效果为主的产品;
爆竹是指燃放时烟花药燃烧爆破纸筒壳并能产生爆音、闪光等效果,以听觉效果为主的产品。
第二页,课件共54页
爆竹,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的“爆竹”,可谓名副其实。先人们“以真竹着火爆之”,即把竹子点燃,使其爆出“噼啪”声。火药发明后,人们用它填塞竹筒燃放,产生更大声响,是为“炮仗”。后来,人们便用纸筒和麻茎裹着火药编成串,是为“鞭炮”。再后来,爆竹的品种花色日见繁多,让人眼花缭乱。 人们起先放爆竹,只为驱瘟逐邪,求得吉利平安。后来因习成俗,逐步演变为具有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在一些重要节日和喜庆场合,放爆竹成为一种仪式。辞旧迎新,放爆竹更是少不得的。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既尊重群众燃放爆竹过大年的习惯和需求,又要重视燃放爆竹带来的安全问题。
第三页,课件共54页
烟花爆竹 历史 一 、烧竹期 二、硝磺期 三、烟火期
第四页,课件共54页
黑火药
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是木炭粉、硫磺粉和硝酸钾粉末的混合物,在混合物中。燃烧时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S + 2 KNO3 + 3 C == K2S + N2 + 3CO2 在反应方程式中,三种反应物的系数(按国家标准规定应叫做化学计量数)之比1:2:3,为便利于记忆可称为“一硫二硝三木炭”。 由于点燃时,三种物质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放出大量热。在有限的空间里,气体受热迅速膨胀引起爆炸。在爆炸时,固体生成物的微粒分散在气体里,所以产生大量的烟。 在军事上,黑火药广泛地用作点火药和传火药。在民用方面用于制造节日用的焰火和爆竹,还用于采石、伐木和矿山的爆破。
第五页,课件共54页
烟花爆竹所涉及的主要原材料
(1)化工原材料:氯酸钾、高氯酸钾、硝酸钾、硝酸钡、硝酸锶、硝酸银、硝酸钠、高氯酸铵、重铬酸钾、氧化铜、红丹、氟硅酸钠、氟铝酸钠、硫酸锶、氟硅酸钾、木炭粉、硫磺、聚乙烯醇、酚醛树脂、笛音、淀粉、虫胶、硬脂酸、乙醇、丙酮、氯化石腊、防潮剂等。 (2)辅助材料有:泥土、乳白胶、塑料部件、铁丝、竹木杆、棉线、铜板纸、瓦楞纸、炮料纸、牛皮纸、棉纱纸、招纸等。
第六页,课件共54页
氯酸钾和高氯酸钾
氯酸钾是一种敏感度很高的炸响剂,有时候甚至会在日光照射下自爆。近几年,由于烟花爆竹引发的重大安全事故中有70%就是因为氯酸钾爆炸引起的,所以我国现在严禁在烟花爆竹中使用氯酸钾。 按规定,烟花爆竹使用的炸响剂是高氯酸钾. 氯酸钾化学分子式不稳定,高氯酸钾稳定,氯酸钾经过撞击、磨擦、有火花都容易引起爆炸,高氯酸钾化学分子式稳定,它就不容易引起爆炸,所以国家规定的就得用高氯酸钾生产各类的烟花爆竹,所以低氯酸钾就是属于氯酸钾这样的坚决不允许用的。
第七页,课件共54页
烟花爆竹的分类
根据烟花爆竹的产品结构和燃放后的运动形式,可将烟花爆竹产品分为14类
⑴喷花类。燃放时以喷射火苗、火星火花为主的产品。根据不同的喷放形式可分为:地面喷花、手持喷花、插地喷花、水面喷花四种。
⑵旋转类。燃放时利用烟火药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和气体,从喷口喷出,推动烟花自身旋转但不升空的产品。根据不同的旋转方式可分为地面或水面旋转烟花、线吊旋转烟花、手持旋转烟花、固定旋转烟花四种。
⑶升空类。燃放时主体由定向器定向升空的产品。
⑷旋转升空类。燃放时自身旋转升空的产品。根据不同的升空方式可以分为喷气式和旋翼式旋转升空两种。
⑸吐珠类。燃放时从同一筒体有规律地喷射出多颗彩珠、彩花并产生声响的产品。根据燃放的方式可分为地面吐珠烟花、手持吐珠烟花和插地吐珠烟花等。
⑹线香类。用装饰纸或薄纸筒裹装烟火药,或在铁丝、竹竿、木竿或纸片上涂敷烟火药而形成的线香状制品。
第八页,课件共54页
⑺烟雾类。燃放时以产生烟雾效果为主的产品。根据烟雾达到的效果,可以分为有色烟雾烟花、成型烟雾烟花、残渣成型烟花等。
⑻造型玩具类。产品外壳制成各种形状,燃烧时或燃放后能模仿所造形象或动作;或产品外表无造型,但燃放时或燃放后能产生某种形象效果的产品。根据不同形式的造型可以分为外造型玩具烟花、内造型玩具烟花、弹跳玩具烟花,行走玩具烟花等。
⑼摩擦类。用撞击、摩擦等方式直接引燃引爆主体的产品。
⑽小礼花类。燃放时放置在地面,从主壳
烟花爆竹知识培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