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 is applicable to work report, lecture and teaching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
延安市委党校 刘光胜
联系电话:********** 0911-2383309
两圣两黄:
认识延安的历史地位
中华民族的圣地中国革命的圣地黄河壶口瀑布黄土风情文化
延安地名最早得名于隋朝,隋炀帝大业三年 (公元607年) 自古以来就是陕北的军事重镇和战略要地。自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陕北成了中央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抗日战争的出发点。延安成了中共中央的所在地,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抗日战争的总后方,陕甘宁边区的红色首都,从此就名扬世界,名垂青史。
一、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的历史概况
按时间顺序和地域转换可分为三段:
(一)落脚陕北时期(-)
(二)进驻延安时期(-)
(三)转战陕北时期(-)
中央红军长征二万五千里,为什么能把落脚点选在陕北?
长征路上曾八次选择落脚点,最后一次选在了陕北。
甘肃省宕昌县哈达铺()
通渭县榜罗镇()
到达陕北吴起镇()
切尾巴战斗
毛主席书赠彭德怀六言诗一首:
山高路远坑深,
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
惟我彭大将军!
西北革命根据地面临的危机:
外有国民党的重兵围剿。
内有左倾路线的干扰,在红军和根据地内部开展了一场错误的“肃反”。
党中央到达陕北后,毛主席及时制止了西北革命根据地错误的肃反运动,派国家保卫局执行局长王首道组成了工作组,前往瓦窑堡调查处理肃反的问题。王首道临行前,毛主席嘱咐他:
杀人不能像割韭菜那样,韭菜割了还可以长起来,人头落地就长不拢了,如果我们杀错了人,杀了革命的同志,那就是犯罪的行为,大家要切记这一点,要慎重处理。
中央红军与西北红军会师()
取得了直罗镇战役的重大胜利
直罗镇战役全歼东北军109师,击毙了师长牛元峰,追击的过程中又消灭了106师一个团.
毛泽东指出:直罗镇一仗,中央红军和西北红军兄弟般的团结,粉碎了卖国贼蒋介石向着陕甘边区的“围剿”,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毛主席于1935年12月13日抵达瓦窑堡
在瓦窑堡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
解决了遵义会议以来没有来得及解决的党的政治路线问题。
制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路线,使党在推动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转变的重要时刻,牢牢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两个先锋队”的性质,确定“能否为党所提出的主张而坚决奋斗,是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使党的建设回到了“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道路”。
部署实施了“东征”
毛主席从东征前线回到瓦窑堡()
在“东征”的基础上,中央又部署了“西征”,在西征的同时,中央决定迁都,把中央机关由瓦窑堡迁到了保安县()。
在保安,。
《西行漫记》问世
三大主力红军会师( 甘肃会宁、宁夏将台堡)
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一年中跨越11个省,,渡过24条河,爬过18座山,其中5座终年积雪,克城62座,击溃敌400多个团的围追堵截,到达陕北吴起镇,剩约7000人。
,历时11个月,,大小战斗107次,会师约8000人。
红四方面军长征开始时8万人,三次爬雪山过草地,行程8000余里,
毛泽东指出:走了二万五千里,留了二万五千人,数量虽然少了,但我们的力量不是弱了,而是更强了。
《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PPT课件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