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浅谈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开展历史教学研究活动经常采用的一种方式, 也是历史教研组了解教学情况, 通过观摩一堂完整的历史课, 并做出分析评议, 借以指导教学实践, 总结和推广经验的重要手段。因此, 抓好历史课堂教学评价, 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 面对新教材, 很多教师感到很困惑: 怎样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什么样的课才是好课呢?为此, 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历史教学实践, 试就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依据、原则谈一些看法。一、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理念历史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的功能、结构、内容以及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转变,这必然要求课堂教学评价也作相应的改变与之相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指出:“改革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由于课堂教学评价具有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 因此, 历史新课程提出建立“以学论教、以教促学”的指导思想, 提倡课程教学评价要从关注教师的“教”到关注学生的“学”的改变。首先, 历史新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式。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 以自主、合作和探究为主, 要求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情景的创设者、组织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 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这将同时带来一个更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其次,历史新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方式。“以学论教”使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 并思考相应的对策。于是, 促使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方式中转变出来, 注重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 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而不是在课堂上简单地再现教材。因此, 教师除了写教案, 更需要走进学生中间, 了解他们对教材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 使教案随着学生的需要变化有所改进。只有了解学生的需要,才能真正上好每一堂课。再次, 历史新课程改革改变了教师对教学能力的认识。从关注“教”到关注“学”课堂教学评价重心的转移,将促使教师重新反思一堂好课要求教师具备的教学能力是什么。“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更为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做了些什么、说了些什么、学会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机会, 学生才能在课堂上获得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学会“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还要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认识、发现历史课堂教学规律性的东西,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水平。二、历史课堂教学评价的依据 1 、看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的并达到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体现教材科学内容和思想实质的集中反映, 是一堂好课的灵魂。不论是传授历史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还是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能力,以致采用什么教学方法,始终要紧扣教学目的。一堂课是不是达到目的,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主要尺度。在评议教学目标时, 首先要看一堂课的目标在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是否全面,完整,其次看是否明确具体,再次要看学生知道不知道这堂课的目标
初中历史教学论文 浅谈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评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